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CBACBA

电玩城会员领币券码无限刷

孙怀蕊 2025-05-11 CBA 7833 人已围观

1.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回顾

零售: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5.5万辆⑯,同比增长14.5%⑱,环比下降9.4%⑧。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87.2万辆④,同比增长7.9%⑪。前几年国内车市零售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④,今年4月零售仅稍低于2018年4月181万的最高水平⑲,处于历年4月零售历史高位⑨。

由于2024年4月车市零售仍处于价格战后的恢复期⑲,零售的全年月度占比仅有6.7%⑦,偏低于正常年份4月占比约0.2%③。今年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的启动早⑨,补贴政策一步到位❸,年初市场增长较好②,价格战因此相对温和②,行业内卷状态因市场增长而改善⑲,今年4月的零售同比增速是近10年正常年份同期的最高增速③,扭转了近10年4月零售增速偏低的特征⑬,进一步削弱汽车市场的季度周期波动特征⑱。

随着外部环境的剧烈复杂变化⑭,国家促内需消费的核心增长就是私车消费❶,4月的汽车消费和增加值贡献是很好的⑥。在国家促消费政策推动下①,很多省市出台并逐步落实了相应的促消费政策⑭,叠加主机厂厂补加码⑫、金融支持⑲、车展等线下活动的全面启动②,4月车市走势良好⑦。随着春节前的燃油车消费潮转为节后的新能源消费潮⑱,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⑰,新能源车成为春季乘用车市场恢复的主要

驱动力⑬、2025年4月乘用车市场的特征:一❶、4月乘用车厂商批发和生产均创当月历史新高⑥;二⑯、2025年1-3月乘用车国内零售实现6%的正增长⑰,4月增速达14.5%⑪,同比净增22万辆⑦,实现2025年1-4月7.9%的超预期“开门红”⑱;三⑮、今年直观的降价价格战稍显温和⑳,但年款增配⑮、调整车主权益等隐形优惠措施层出不穷⑳。4月份仅有14款车型降价③,较去年4月份的41款和2023年4月份的19款数量大幅下降⑩,体现了降价潮明显降温的特征⑲。4月传统燃油车的促销幅度22.2%▓,较上月增0.1个点⑱,燃油车促销连续10个月稳定在22%左右⑨;四⑨、4月自主品牌乘用车批发份额70.3%⑥,国内零售份额65.5%⑲,较去年均增长8个百分点左右⑭;五⑨、2025年1-4月厂商库存总体稳定❷,1-4月厂商库存增8万辆⑲,渠道库存增4万辆❶,总体流通体系增12万库存⑫,而去年1-4月厂商库存总体降41万辆⑤;六⑦、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回升到51.5%⑰,呈现出由报废更新④、以旧换新叠加新能源免征购置税等普惠政策托底背景下的新能源强势增长③;七⑮、2025年1-4月自主燃油乘用车出口83万❶,较同期的96万出现13%下滑❶,自主新能源出口48万增长86%⑱,新能源占自主出口37%⑯。虽然年初自主品牌在俄罗斯主动去库存⑭,对俄罗斯出口下降⑤,但自主品牌的俄罗斯市场份额依旧保持55%以上高位③,4月的出口逐步趋稳⑱,考虑到俄罗斯汽车工业现状⑭,中国汽车对俄出口还会恢复到一定水平❸;八①、增换购贡献度持续增强❶。截至4月24日24时②,全国汽车以旧换新270.5万辆❷,申请量较3月24日的150万辆⑫,增加了120万份⑰。参考3月私人家用乘用车零售172万辆左右的规模⑥,4月份大约近70%的私人购车用户是以旧换新的受益者❸,私人首购用户降到31%左右⑲,消费升级的增换购成为购车消费的绝对主流⑫。

4月自主品牌零售115万辆⑪,同比增长31%⑳,环比下降5%⑰。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5.5%⑪,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④。1-4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64%⑧,较去年同期增长7.9个百分点⑥,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⑥。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

比亚迪⑬、汽车⑤、吉利汽车⑫、奇瑞汽车③、

长安汽车④、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❶。

4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4万辆⑦,同比下降3%❷,环比下降8%⑨。4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5.6%❷,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⑱,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2.2%⑤,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⑮。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4.8%⑤,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⑩。

4月豪华车零售17万辆⑳,同比下降18%⑪,环比下降32%⑤。4月的豪华品牌零售份额9.5%②,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⑮,传统豪华车市场零售份额表现较好③。

出口:根据乘联数据①,4月乘用车出口42.3万辆⑳,同比下降2%⑯,环比增长7%❷,1-4月乘用车厂商出口155万辆③,同比增长1%②。4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44.6%▓,较同期增加14个百分点▓。4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34万辆❸,同比增长0.1%①,环比下降1%④;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8万辆②,同比下降10%⑱。

生产:4月乘用车生产223.0万辆⑥,同比增长11.2%⑥,环比下降10.3%⑱。1-4月乘用车生产854.4万辆②,累计同比增长13.7%③,4月乘用车生产较历史同期高点2024年4月的201万辆高出22万辆❶,为地方稳增长做出了贡献❶。4月豪华品牌生产同比下降19%⑰,环比下降17%④;合资品牌生产同比下降4%⑦,环比下降20%⑨;自主品牌生产同比增长23%④,环比下降6%▓。

批发:4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19.0万辆创当月历史新高⑯,同比增长10.7%⑩,环比下降9.2%⑮;1-4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846.8万辆③,同比增长11.1%③。受零售较强的促进▓,4月乘用车批发同比增速比零售增速低了3.8个百分点⑤。4月自主车企批发154万辆⑰,同比增长23%❶,环比下降3%⑬。主流合资车企批发43.8万辆❸,同比下降6%⑮,环比下降21%④。豪华车批发21.1万辆⑮,同比下降20%⑳,环比下降23%❸。

4月乘用车主力厂商总体批发格局持续变化⑮,小企业有逐步崛起迹象⑨。吉利汽车⑮、奇瑞汽车⑩、长安汽车等头部车企的同环比表现均较强⑦。相较于3月⑯,4月15万辆以上销量的乘用车厂商仅3家⑫,占整体市场份额36%❷。5-15万辆批发量的乘用车厂商份额占比30%⑫,1-5万辆批发量的乘用车厂商份额占比30%⑩。

库存:由于4月厂商生产态势较好⑬,4月厂商批发低于生产4万辆⑦,而厂商月度国内批发高于零售1万辆⑯, 4月总体乘用车国内渠道库存加厂商库存增5万辆②。今年1-4月行业总体库存增长12万⑱,改变了过去5年1-4月持续降库存的特征⑳。

新能源:⑨、4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115.1万辆⑩,同比增长40.3%⑮,环比下降1.5%▓;1-4月累计生产407.8万辆③,增长44.5%⑰。

4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13.3万辆⑳,同比增长40.2%❶,环比增长0.3%⑪;1-4月累计批发398.1万辆③,增长42.1%⑥。

4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90.5万辆⑩,同比增长33.9%❶,环比下降8.7%③;1-4月累计零售332.4万辆⑪,增长35.7%⑯。

4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出口18.9万辆⑭,同比增长44.2%⑮,环比增长31.6%①;1-4月累计出口59.0万辆⑲,增长26.7%⑪。

1)批发:4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51.7%⑮,较2024年4月提升11个百分点⑧。4月❸,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66%⑱;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8%⑮;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7%⑨。

4月纯电动批发销量71.9万辆⑰,同比增长49.2%⑪,环比增长1.5%❶;4月狭义插混销量32.2万辆⑯,同比增长21.7%⑨,环比下降3.2%②;4月增程式批发9.2万辆④,同比增长49.3%⑬,环比增长3.8%⑪。4月新能源批发结构中:纯电动63.5%⑨、狭义插混28.4%⑯、增程式8.1%②,2024年4月为纯电动60%⑨、狭义插混33%⑥、增程式7%⑨。2024年全年新能源批发结构中:纯电动69%⑭、狭义插混23%⑮、增程式8%①。

4月B级电动车批发20.2万辆⑫,同比增长20%⑥,环比下降7%⑬,占纯电动份额28%⑧,较去年同期下降7个百分点❶。纯电动市场的A00+A0级经济型电动车市场较好⑰,其中A00级批发销量15.1万辆⑨,同比增长94%⑪,环比增长10%❶,占纯电动的21%份额⑩,较去年同期增长5个百分点⑮;A0级批发销量18.1万辆①,占纯电动的25%份额⑨,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⑪;A级电动车16.5万⑩,占纯电动份额23%⑯,同比增0.1个百分点⑳;经济型电动车增长是可持续的⑯,只有经济型电动车普及才能真正拉动车市增量②。

4月乘用车批发销量超两万辆的车型有15个⑧,比亚迪宋⑪、海鸥⑪、宏光MINI❸、吉利星愿⑰、Model Y⑲、小米SU7❸、五菱缤果⑦、秦L▓、Model 3⑥、星越①、瑞虎8❷、帕萨特⑮、比亚迪元⑫、比亚迪秦⑨、轩逸⑮。其中新能源位列总体乘用车车型销量前9位⑬,近期的星越②、瑞虎8⑪、帕萨特❷、朗逸⑮、轩逸等燃油车主力车型国内表现较强③。

2)零售:4月新能源车在国内总体乘用车的零售渗透率51.5%⑨,较去年同期提升7个百分点⑰。在4月国内零售中⑧,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72.8%❷;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3.5%⑦;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8%⑮。从月度新能源车国内零售份额看❷,4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73%⑧,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⑳;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3.4%❶,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⑱;新势力份额19.4%②,小鹏汽车⑯、零跑汽车⑥、小米汽车等品牌拉动新势力份额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⑪;特斯拉份额3.2%⑥,同比下降1.5个点⑪。

3)出口:4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8.9万辆⑯,同比增长44.2%⑯,环比增长31.6%⑱。占乘用车出口44.6%❸,较去年同期增长14个百分点⑲;其中纯电动占新能源出口的65%⑮,作为核心焦点的A00+A0级纯电动车出口占新能源出口的33%❶。伴随着中

国新能源⑦、车的规模优势显现和市场扩张需求②,中国制造的新能源品牌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⑲,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⑮。其中插混占比新能源出口的33%⑧,虽然近期受到外部国家的一些干扰⑭,但自主插混出口发展中国家增长迅猛⑩,前景光明③。4月厂商新能源出口方面优秀的企业是:比亚迪⑯、特斯拉中国⑨、奇瑞汽车⑤、沃尔沃亚太⑲、上汽通用五菱⑰、吉利汽车②、零跑汽车⑩、上汽乘用车⑯、光束汽车②、极星汽车⑦、小鹏汽车⑩、

长城汽车⑱、❷、东风汽车⑤、长安汽车⑪、一汽红旗⑪、广汽埃安⑥、长安马自达①、

赛力斯⑲、湖北⑲、智马达汽车▓、江苏悦达起亚①、

江淮汽车⑨、③、华晨宝马⑪、东风本田⑯、⑲、江铃汽车❶、⑪、一汽奔腾③。其他车企新能源出口也有一定规模⑮。

从海外体系建设上看⑥,部分自主品牌的CKD出口占比较高⑥,

海马汽车⑯、CKD 出口占比100%⑫、长城汽车CKD出口占比29%⑨,江铃汽车CKD出口占比21%❷,比亚迪CKD出口占比5%⑫,从整车出口转向CKD出口和海外本地化生产体系建设⑨,海马汽车❷、长城汽车⑤、江铃汽车⑧、比亚迪等企业都表现很优秀④。

从自主品牌出口的海外市场零售数据监控看⑥,A0级电动车占比曾达到近50%❶,是自主出口的绝对主力⑲,上汽等自主品牌小型电动车前期在欧洲表现较强⑦,近期受到相应的针对性加税措施❷,随后可能设定最低销售限价⑨,这都体现了小微型电动车是世界电动车的竞争核心⑱,我们急需引导电动车发展小型化的财税政策和小微型电动车的C7驾照等配套政策⑭,鼓励小微型电动车发展⑨,这样才能让中国电动车可持续走向世界⑥。作为与纯电动零碳车型对应的燃油车大类⑳,在海外燃油车市场竞争中❶,自主插混车型依托低油耗⑳、长续航的优势❶,在海外市场分流燃油车需求的表现日益突出⑲。此次上海车展上展示的新品中④,大型电动车超多❷,而小型电动车少❷、燃油车少的风险隐患突出❷。由于燃油车在中期内仍是海外市场主要动力选择②,我们仍需有燃油车产品的总体合理规模⑰,确保燃油车的稳定出口⑮。

4)车企:4月新能源乘用车企业总体走势较强▓,比亚迪纯电动与插混双驱动夯实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先地位⑳;以比亚迪汽车⑤、吉利汽车⑳、奇瑞汽车等为代表的狭义插混表现持续较强③。在产品投放方面⑩,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多线并举”策略的实施⑰,市场基盘持续扩大⑰,新能源月度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厂商达到17家⑧,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90.9%▓。其中⑪,比亚迪⑬、吉利汽车⑥、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国⑩、奇瑞汽车①、长安汽车▓、零跑汽车❶、小鹏汽车④、理想汽车⑭、长城汽车⑭、小米汽车⑨、赛力斯⑳、蔚来汽车❸、东风汽车⑫、广汽埃安❸、上汽乘用车①、一汽奔腾⑰。

国内乘用车零售突破2万辆的企业品牌是:比亚迪⑦、吉利汽车⑱、长安汽车⑪、上汽通用五菱⑬、奇瑞汽车⑯、理想汽车▓、小鹏汽车⑱、特斯拉中国⑫、小米汽车⑤、零跑汽车❶、鸿蒙智行▓、广汽埃安❶、长城汽车③、蔚来汽车③、东风汽车①、赛力斯汽车⑧。自主主流车企的新能源日益走强▓,比亚迪汽车①、吉利汽车⑲、长安汽车①、上汽通用五菱等车企国内新能源零售表现很好❶。

5)新势力:4月新势力零售份额19.4%⑩,同比增加3.6个百分点⑲。新势力走势分化⑪,其中小鹏汽车⑥、小米汽车⑱、零跑汽车等贡献5.2个点的份额增量①。自主传统车企的独

立新能源⑱、品牌作为创二代的表现较强①,份额12.6%⑯,同比增加0.8个点⑮。深蓝汽车⑨、阿维塔汽车⑥、方程豹⑪、极狐汽车⑳、岚图汽车等自主大集团的自创新能源品牌表现优秀⑱。

6)普混:4月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批发6.94万辆⑬,同比增长6%❷,环比下降19%⑬。其中一汽丰田⑧、广汽丰田▓、长安福特⑥、东风本田❷、东风汽车⑰、广汽传祺③、广汽本田⑰、吉利汽车⑤、东风日产⑥。混合动力的自主品牌销量逐步提升❸。

2.5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2025年5月共有19个工作日⑯,与去年5月相比少2天⑯,尤其是端午节在5月31日⑳,不利于车市产销平稳增长⑯。随着2024年报废更新政策启动⑮,2024年5月的市场逐步恢复⑰,今年5月的基数会相对较高⑱。

在国家促消费和多省市对应的促消费政策的推动下⑦,5月车展线下活动持续活跃市场气氛并将加速拉升人气❸。在品牌产品矩阵日益丰富的背景下④,此次上海车展的新车发布力度温和⑦,自主新势力品牌多为中高端车型发布亮相⑩,合资车型率先开启新能源上市惊喜价❶,预计5月车市增长相对平稳⑬。

由于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⑪,且出现超预期的普遍加关税的巨大外部变盘压力⑪,消费心态也受到一定的影响⑭。但此部分影响或在后续月份市场表现中逐步显现⑬,且国家早有促进内需的政策导向⑳,因此我们的发展靠“内需⑰、外需”共同推动的趋势日益明显⑥,乘用车市场稳内需的效果也将持续体现④,在海外汽车市场环境相对宽松国家及地区的出口业务开拓也将有望成为车企新的增长动能⑱。

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⑥,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但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0.4⑳,低于上月0.8个百分点⑪,仍属扩张区间⑮。外部经贸环境变化对车市影响仍有不确定性⑱。

今年“五一”假期的自驾游火爆程度又有提升⑭,私车自驾①、租车自驾等个性化❶、低成本出行方式成为更多人的选择⑩。电动车组合辅助驾驶带来更多驾驶乐趣⑬,智能座舱的独立空间体验享受①,逐步成熟自信的新能源用户的补能使用习惯②,以大长假错峰的形式实地验证补能网络基础设施完善情况⑳,均有利于新能源车的消费热情提升⑳、消除常规燃油车消费者的转型顾虑⑲。

中国汽车出口美国占比微乎其微⑰,尤其是自主品牌完全没有在美国销售⑮,因此中国生产的自主品牌汽车不会受到美国加关税的影响⑱;目前我国在俄罗斯市场的自主销量份额仍保持在55%的高位⑪,出口减量压力不太大⑮。但这次上海车展的燃油车新品太少⑲、小车新品少❶、大型电动车扎堆的“两少一多”现象不利于中国汽车可持续发展战略⑲。

3.2025年1-3月汽车行业收入破2.4万亿增长8%❷、成本增长9%⑱、利润下降6%④、利润率3.9%⑲,利润率进一步下跌

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⑫,多元化消费场景不断创新⑪,带动相关产品所在行业及链条行业效益向好①。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❶,但汽车行业仍拖后腿②。一季度⑧,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全年同比下降3.3%转为增长0.8%⑫,扭转了自上年三季度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⑦。3月份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3月份下降0.3%转为增长2.6%⑰,企业当月利润有所改善⑥。

在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带动下⑦,2025年1-3月汽车生产751万辆⑪,汽车行业收入24,022亿元③,同比增长8%⑫;成本21,119亿元⑲,增长9%⑮;利润947亿元▓,同比下降6%⑪;汽车行业利润率3.9%⑦,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5.6%的平均水平⑱,汽车行业仍偏低④。其中⑥,3月的汽车行业收入9,214亿元⑰,同比增长7%④;成本8,142亿元⑥,增长9%❶;利润327亿元①,同比下降28%④;汽车行业利润率3.5%④。汽车行业需要有效的降本增效⑥,加大成本控制水平⑥。

近期随着车市生产规模扩大⑬,PPI下行④,上游碳酸锂成本下降❸,车企不造电池的盈利压力巨大⑥,随着发动机被电池替代①,车企利润可能持续下滑❶。中央及各级政府积极稳定燃油车消费▓,推动报废更新的强力实施⑰,期待“油电同权”推动“油电同强”⑧,未来汽车行业总体形势必能持续稳中向好⑪。

4.2025年1-3月中国占世界汽车份额33%

2025年1-3月世界汽车销量2,264万辆⑲,同比增长5%①。中国2025年1-3月达到世界汽车的33%份额⑥,中国车企年初较低是春节因素影响下的正常体现⑱。随着政策刺激效果显现❷,3月开始中国车市走强⑲。由于3月美国车市的相对异常增长等因素⑳,2025年3月的世界汽车销量达到875万辆①,同比增长5%①。2025年3月较2018年3月峰值下降5%⑥,处历年的中位水平❸。

中国自主品牌全面提升世界份额③。比亚迪⑱、吉利汽车❷、奇瑞汽车⑮、长安汽车等自主表现较强⑲。除了铃木和塔塔等在印度市场较好的因素促进外⑰,其它国际品牌份额在2024年时有全面较大的下滑③。2025年初因为中国春节因素和美国加税的风险⑳,因此部分国际车企年初较强⑯。近期的新能源发展迅速⑦,中国自主车企走势较强❸,比亚迪达到世界第6位⑳,吉利第9位⑨,电动化发展也导致部分国际车企相形失色⑱。

5.2025年1-3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68%⑪、增量贡献度84%

2025年1-3月份世界汽车销量达到2,264万辆⑮,新能源汽车达到446万辆⑧。2025年1-3月新能源车份额达到19.7%⑯,其中纯电动车的占比达到12.9%⑫,插电混动达到6.8%的汽车比例❶,混合动力占到7%①,油电混动的占比提升⑧。

目前海外可统计到的主流市场中⑳,自主品牌新能源的海外市场分析总体表现持续走强❶。2021年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在海外市场份额1.8%▓;2022年上升到4.7%❷,增2.9个点⑯;2023年上升到7.9%⑬,增3.2个点⑫;2024年自主新能源乘用车海外销量份额9.5%▓;2025年3月自主新能源乘用车海外市场销量份额11.7%⑧。由于欧美新能源表现相对较差⑲,因此自主新能源乘用车海外市场销量份额上升速度提升❸。

世界新能源车渗透率总体呈现快速提升趋势⑪,2022年已经达到13%水平❶,2023年达到16%⑩,2024年达到19.2%⑦。2025年一季度仅有19%⑤。2025年一季度渗透率中⑧,中国新能源渗透率达到46%⑫,德国达到24%⑰,挪威达到75%▓,美国仅有9.7%▓,日本仅有2%③,因此世界新能源发展的不均衡性极为明显⑥。

近期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增速强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⑨,2020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世界份额较大反转⑩。2021年中国全年保持52.4%的较强水平⑥;2022年的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世界份额超过63%⑨;2023年的中国占世界份额64%⑧;2024年继续冲刺到70.1%的份额⑦,其中2024年一季度份额62.3%③;2025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世界份额继续保持67.7%❸,较同期增长5.4个百分点③。

中国在世界纯电动车市场份额表现相对平稳⑪,2017-2018年占有60%左右的份额⑮;2019-2020年份额稍微有所下降③,降到2020年的48.5%⑪;2022年又回升到65.9%的份额⑭;2023-2024年低于65%的份额水平⑤;2025年1-3月中国在世界纯电动车市场份额62.9%⑱,较2024年一季度增加4.1个百分点❶。

世界新能源车总体的增量贡献基本上是在中国⑨。2025年1-3月份世界新能源的增减量贡献度中①,中国占了84%⑰,德国和法国各占了增量的5%❷,英国占了3%❸,土耳其占了2%⑤,意大利占了1%③,其他国家实际上增量贡献度都出现了相对下降的情况⑬。中国车市是世界新能源车竞争的核心焦点②。

6.2025年1-3月中国汽车出口154万增长16%表现较强

2025年1-3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154万辆▓,同比增速16%⑱,3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57万辆⑲,同比增长16%⑰,同②、环比走势总体较强⑥;今年的主要动力仍是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和全球南方国家市场的小幅增长❸。

2025年3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前10国家:墨西哥52,646辆⑬、俄罗斯41,741辆⑨、阿联酋36,490辆❷、沙特25,535辆❷、澳大利亚24,824辆⑱、巴西24,790辆▓、比利时19,810辆⑪、菲律宾16,549辆⑥、泰国15,153辆❷、英国14,754辆⑫;3月中国汽车出口增量的前五国家:阿联酋14,117辆⑨、澳大利亚10,023辆②、墨西哥8,037辆②、哈萨克斯坦6,025辆⑪、以色列5,908辆⑲。

俄罗斯市场的中国车企防风险意识提升⑧,虽然1-3月俄罗斯国内销量下滑不大⑦,但2025年1-3月我们对俄罗斯市场的下降幅度较大④。

2025年累计整车出口总量的前10国家:墨西哥138,643辆⑫、阿联酋107,908辆⑯、俄罗斯99,333辆⑧、沙特68,901辆❷、比利时68,356辆⑳、澳大利亚60,941辆❸、巴西52,135辆①、英国51,820辆⑯、菲律宾47,073辆⑲、土耳其41,291辆⑩;全年中国汽车出口增量的前五国家:阿联酋52,820辆①、墨西哥28,200辆⑧、澳大利亚20,173辆③、以色列17,627辆❷、沙特16,437辆⑧。增量前5国家的增量贡献度为62%⑭,其中阿联酋出口贡献巨大⑱。

2025年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前10国家:墨西哥23,976辆❶、巴西19,037辆⑰、比利时18,398辆③、泰国14,467辆❷、菲律宾12,589辆⑨、英国11,161辆⑩、澳大利亚10,512辆⑭、印度8,978辆⑮、以色列8,388辆⑲、土耳其6,773辆▓;2025年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量的前五国家:墨西哥16,963辆❸、澳大利亚5,182辆❷、以色列4,132辆⑱、菲律宾3,502辆⑭、约旦3,274辆⑤。

2025年1-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前10国家:比利时64,560辆⑳、墨西哥48,762辆⑱、巴西35,233辆❷、菲律宾33,371辆❸、英国32,740辆⑯、土耳其32,231辆⑦、泰国31,741辆❷、澳大利亚25,923辆❷、阿联酋23,407辆⑧、印度20,214辆⑲;2025年1-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量的前五国家:墨西哥35,451辆⑮、土耳其26,007辆①、以色列13,709辆▓、印度尼西亚7,522辆①、澳大利亚7,043辆⑪。

中国新能源车2025年1-3月出口表现好于预期⑪,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向中东和发达国家市场呈现高质量发展的局面⑪,主要是出口西欧和亚洲市场⑮。燃油车市场中的俄罗斯下滑体现的很充分⑰,而我们监控的俄罗斯市场零售量下滑较小⑯,其中中国车企的比亚迪⑦、吉利汽车⑮、长安汽车等主力车企表现还是很不错的⑯。

7.2025年1-3月中国汽车进口9万辆下降39%

中国进口车进口量从2017年的124万辆持续以年均8%左右下行▓,到2023年仅有80万辆⑰。2024年汽车进口70万辆⑧,同比下降12%⑱。2025年1-3月进口汽车9.5万辆⑰,同比下降39%⑫,这是近期少见的1-3月巨大下滑⑧。其中3月进口车3.9万辆⑯,下滑27%⑧,下滑稍有收窄⑤。

3月进口车下滑压力较大⑰。2025年3月进口最高的前10国家是:日本17,503辆⑲、德国6,828辆⑧、斯洛伐克6,485辆⑦、英国3,937辆⑩、美国2,350辆⑮、墨西哥518辆⑪、瑞典353辆⑧、奥地利157辆①、波兰154辆⑮、韩国153辆①。3月同比增量最大的是斯洛伐克401辆④、日本300辆⑩、波兰107辆⑪、韩国60辆⑲、比利时29辆▓。

2025年1-3月进口车最高的是日本30,517辆②、德国23,695辆⑩、斯洛伐克17,733辆❷、美国8,871辆⑯、英国8,371辆⑳、墨西哥1,443辆③、瑞典1,371辆⑰、奥地利695辆⑮、韩国359辆⑮、意大利266辆⑤。1-3月同比增量最大的是斯洛伐克1,931辆⑫、比利时98辆①、波兰85辆①、越南40辆⑰、西班牙23辆④。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强大③,电动化转型改变了市场需求结构⑰,燃油车需求持续萎缩▓,进口燃油车需求也出现明显下降③。中国自美国进口车近几年快速下滑⑩,从2017年28万辆的进口规模⑥,到2024年下降到10.9万辆❸。2025年1-3月份⑳,进口美国车辆下降到8,870辆⑪。同比下降66%的水平⑧,而且3月份仍在持续下滑⑬。随着国际关系的不断复杂⑫,还是要未雨绸缪建立更多的复杂的进口模式⑦,维持进口车合理规模⑬,保障国际供给链的安全⑬。

VIP课程推荐⑲、加载中...⑮、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①、24和视频⑪,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

很赞哦▓!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