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国内国内

附近电玩城位置在哪里

姚妙彤 2025-05-14 国内 5784 人已围观

“定别的车了⑥,不想要这辆车了❸。”5月13日❶,一位小米SU7 Ultra准车主李阳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⑳。

5月初▓,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被传仅有装饰作用⑨,有车主测试风道后质疑其并不能实现空气导流⑰。而小米汽车最初的宣传是“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完全复刻小米SU7 Ultra原型车④,采用了相同的空气动力学设计⑦,2个贯穿风道❸,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⑩。”

在此背景下⑪,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⑥,全国多地小米SU7 Ultra车主联合要求小米汽车无损退车⑯。有车主委托律师启动集体诉讼程序⑭,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主张退一赔三⑳。“理论上现在小米汽车不允许退定⑦。”李阳说⑬,因此目前只能转让订单▓,价格可以协商③。

时代周报记者浏览多个网络平台时发现❷,都存在转让小米SU7 Ultra订单的帖子⑩。甚至有网友在帖子内表示⑯,自己愿意承担数千元定金损失⑩,来转让车辆⑩。

被质疑虚假宣传①、小米SU7 Ultra的一个付费选装功能实际效果与宣传不符⑩,或是此次事件的导火索⑬。

小米SU7 Ultra是小米在年后基于小米SU7推出一款性能跑车⑩,售价52.99万元起③。消费者还可付费选装多种装饰或配置▓,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就是其一⑱,这一配置选装费用高达4.2万元⑬。

小米汽车最初宣称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采用了空气动力学设计③,2个贯穿风道可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⑱。“碳纤维前舱盖①,不仅改了外观件⑤,内部结构也改了⑭,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④,支持轮毂散热⑫。”小米集团创始人⑭、董事长兼CEO雷军也在微博称②。

但据《海报新闻》报道⑦,在今年5月初②,有车主爆料称其在做烟雾导流测试时⑰,气流未形成有效导流⑥。这一结果与官方宣传有所出入⑱。

5月7日⑥,小米汽车发布文章称⑨,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在满足复刻外造型的需求之外⑬,还提供了“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⑯。这与最初的“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❸、“支持轮毂散热”并不相符⑤。“我们对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深表歉意⑫,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对于未交付的订单⑱,我们将提供限时改配服务⑲,可以改回铝制前舱盖⑲;对于已提车和在本次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锁单用户⑳,我们将赠送2万积分以表诚意④。”小米汽车表示③。

小米汽车未提供退定方案或退还相应选装费用③,而是仅允许准车主在5月9日10:00时至5月10日23:59:59时内更换配置⑨,且更换后需要重新排队提车⑦。目前这款车提车周期在26-29周❸。也就是说如果准车主更换配置⑱,预计需要再等约7个月时间❶。

一方面是质疑小米汽车虚假宣传③,另一方面不满官方的应对措施⑮,部分车主和准车主开始要求小米汽车无损退车❸。准车主已支付20000元定金⑪,按照法律规订单方面违约时企业可不予退回⑪。“不想要这辆车了③。”李阳说⑰,他在小米SU7 Ultra上市当晚就下定了这款车⑭。在等待2个多月后⑪,小米汽车工作人员通知他可以提车❸,但他把这个订单挂在了社交平台上转让❶。在多个网络平台上⑯,小米SU7 Ultra转订单的帖子还有很多❶。

时代周报记者就数百名车主要求小米汽车无损退定以及是否可以转单等信息向小米官方核实⑯,截至发稿未获答复⑬。并非所有小米SU7 Ultra车主都要求退车⑬。当前这款车依旧颇受追捧③,车主订车后仍需排队等待提车⑤。

小米YU7怎么办⑪?

相较于此次被质疑虚假宣传❶,小米汽车3月底的一起交通事故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⑯。

今年3月29日晚⑳,一辆小米SU7在安徽某高速路段撞击隔离带水泥桩失火⑥,导致3名车内人员死亡⑬。小米汽车和雷军在4月1日就此进行了回应④。截至发稿⑧,事故调查结果未披露④。

小米汽车信息显示▓,这辆小米SU7事故前处于辅助驾驶状态①,由此引发了行业对辅助驾驶如何宣传⑱、使用的激烈讨论❸。

4月⑪,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会议强调⑳,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⑲,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①,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❶,严格履行告知义务①,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⑯,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此后⑮,国内多家车企均在宣传口径上进行调整⑥,如小米汽车将“智能驾驶”改为“辅助驾驶”⑯。

此外在上海车展上▓,小米第二款汽车小米YU7并未亮相④。不过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微博称:“YU7上市发布时间并未改变⑩,依然是之前雷总预告的今年6-7月②。”

这一日期距今不足2个月⑤。

5月10日❷,雷军时隔多日重新恢复微博健身打卡⑭,并称“过去一个多月⑳,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⑮,情绪比较低落②,取消了一些会议安排和出差计划①,也暂停了一段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⑦。”

对小米汽车近期风波对其表现造成的影响⑦,有不同的观点⑧。

部分分析人士认为上述事件不会对小米汽车后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⑲。“对小米YU7的影响有限⑳。”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记者表示:“小米YU7所在的细分领域⑫,市场足够大⑩。”

也有观点认为市场对小米汽车期望过高③,遇到事故时失望也越大⑩。“无论是转单⑤,还是股价表现⑮,都说明了近期风波对小米造成了不利影响②。”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⑯、教授纪雪洪对记者说③。

就小米汽车工厂产能来看⑲,小米YU7上市后也或面临产能挑战④。当前小米SU7系列交付周期在37周以上⑨,小米SU7 Ultra交付周期在26周以上⑲。尽管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年中投产后整体产能将达到30万辆⑧,但这一数字或难满足小米汽车全年35万辆的销量目标⑲。

小米YU7上市表现能超过小米SU7吗⑨?答案或许很快就能揭晓⑦。

很赞哦⑧!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