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娱乐娱乐

常德电玩城打分机

谢乐丹 2025-05-13 娱乐 2285 人已围观

文 | 猫薄荷⑧、京津冀的居民们不知道①,他们的“菜篮子”里可能藏着许多“猫腻”⑦。

自天安门向西南方向出发③,沿京港澳高速行驶约89公里⑧,你将会看到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这座市场中转分拨了京津冀地区▓,接近50%的蔬果⑬,被一些人称为“京津冀最大菜篮子”⑪。

然而③,经过陆续一个月多的了解❶,财经无忌发现至少有10名商户❸,曾在高碑店市场遭遇强迫交易⑪。部分商户因未满足市场开发商首衡集团的入股⑱、贷款要求⑭,经营遭到干扰③,最终无奈离开⑦。

首衡集团成立于2010年①,被称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国际农产品贸易产业综合运营商之一”❶,目前已经在河北高碑店⑦、湖北孝感▓、河北曹妃甸等近十座城市❶,开发运营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②。

走访首衡集团旗下位于高碑店市⑩、唐山市⑬、保定市的三个农产品批发市场⑱,并与首衡集团前中高层⑤、涉事商户等人进行交流后⑲,财经无忌进一步发现⑦,首衡集团旗下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无大规模蔬果交易⑪。连公司员工❸,也一度成为首衡集团融资的“工具”⑯。

最新消息称⑮,帮助首衡集团处理税务相关事宜的第三方公司“顺利办”❷,已被多地法院列入被执行人❸,首衡集团正紧急联系在职⑲、离职员工处理补税相关事项⑭。前首衡高管透露▓,为了少交税⑪,首衡集团通常会把高管的工资分成3-4份发放给高管本人及亲属⑫。

1⑯、空置率高企⑧,农批市场变五金仓库⑯?

3月28日上午10点前后❷,财经无忌来到了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的首衡曹妃甸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⑰。

此市场是总投资45亿的“首衡河北新发地曹妃甸商贸物流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①,2019年3月开工⑰,2021年6月正式营业⑱。

财经无忌抵达现场时⑧,这一定位农副产品交易的民生保供工程内部⑳,没有正在进行的果蔬批发交易⑭,也没有果蔬交易常用的卡车停驻❸。

市场的三座大门中⑫,仅一座正门开放⑰,另外的两道门⑪,均用围挡和栅栏设了路障⑱。

分拣大厅是当时市场内唯一有经营活动的交易大厅⑯,被顺丰速运和京东快递用于中转快递▓。

财经无忌询问快递员市场内的蔬果交易情况❷,快递员回答⑦,他们没遇见过农产品批发交易⑤,仅市场内的小型冷库被部分农产品批发商用作仓库❷。

水产肉类大厅和蔬果副食大厅内⑲,许多摊位都挂有类似“鲜果优选精品水果”“1号蔬菜店”的招牌❸,但基本空置⑨。

部分摊位被用于堆放二手家具和五金材料▓。其中一个铁丝网和塑料布围住的大棚内③,堆放着一些可能是项目施工时期留下的脚手架⑥、推车和油漆③。

3月27日早上30分前后❸,财经无忌来到首衡保定市场⑯。此时正值一天的水果交易高峰时段⑤。我们以进货的身份①,向市场内一位从事苹果批发的商户搭讪⑧,询问经营情况①。此商户当时正在手机上打牌⑱,见有人上门后放下手机⑱。

攀谈中我们了解到④,此商户在市场内租了3个摊位⑦,每个摊位的租金约2.3万/年⑭。被问及是亏还是挣时⑲,商户直言“连摊位费都挣不出来⑳。”以往一车苹果三两天就能卖出去⑪,如今要半个月才行⑧。

市场内的两名肉类⑦、蔬菜批发商⑮,也表示自己的经营情况和苹果商类似⑦。他们都将生意不好归结于同一个原因:没人⑥。

在市场的综合交易区⑭,“没人”显得具象⑩。

除了顾客稀少外⑪,和曹妃甸市场一样⑥,此区域内几乎所有的商铺都挂上了招牌⑱,但实际开门营业的店铺不足30%❸。

透过玻璃门向店内观察⑥,部分店铺内部还处于毛坯状态⑨。据留守商户介绍⑩,这些门头是首衡集团为了招揽商户⑥,主动为他们安装的❶。因为招商不及预期⑥,大部分从未实际营业⑮。

值得一提的是③,首衡保定市场内还存在一高层办公楼⑩。此办公楼在规划中被定位为调度中心⑰,如今门窗紧锁⑳,正门被大幅广告牌遮挡⑰。透过透明门窗向内观察▓,建筑内部还是毛坯⑤。

2⑫、垄断与威胁:菜篮子沦为竞争武器⑩?

抖音用户“中联农的高先森”2023年11月20日发布的一条视频显示⑱,他在首衡高碑店市场进货的过程中⑬,遭到不明人员的阻拦⑭,已经装车的货物被强行卸走⑬。

视频内⑧,不明人员单手插兜⑧,将一箱箱水果扔向地面⑱。“都碎啦④。”高先森大喊⑰,但无人回应⑧。

高先森并非孤例❶,数位保定市中联农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户向财经无忌证实⑬,2023年10月至12月期间▓,他们也遭遇了强制卸货④。这些商户提交至公安部门的举报信中指出⑮,“恐吓⑳、跟踪①、强制卸货③、强制拦车”人员及车辆由首衡集团组织❶。

2023年10月至11月期间⑪,也就是首衡保定市场开业的前后⑱,至少有7名联农市场商户曾“接到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采购部”的威胁电话⑲,要求他们必须迁往首衡保定市场经营⑭,否则将被禁止前往高碑店市场采货⑬。

据悉①,高碑店市场属于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❶,处于产业链最上游⑳,一旦停止向下游供货⑫,下游商户便会因为品类不全而流失客户⑲。

另有聊天记录显示⑫,为防止高碑店市场内商户偷偷给联农商户供货⑯,首衡集团要求前者签署保证书④,若给后者供货⑩,将被罚款1-2万元⑲。

遭“断供”打击的不只有对手市场的商户⑩,首衡高碑店市场内的商户一旦“忤逆”首衡集团⑭,也会被挂上“黑名单”②。“般果”是一家水果集采集配平台①,此前在高碑店市场经营⑰,却在2023年9月13日一夜搬离⑬。

随后⑮,“首衡高碑店市场果品协会”微信群内出现公告:所有品类不要各种形式给保定市场和般果平台供货⑲。欢迎大家积极举报⑰,一经查实⑬,奖励2万元⑥。

据“般果”平台负责人介绍⑱,在离开高碑店市场前⑰,平台的每日发货量约1500-2000吨⑮。离开后③,发货量迅速缩水至300-500吨④,近期才恢复至1000吨⑱。

该负责人用“被耽误了三年”描述近年来的经营状况④,但仍表示“无怨无悔”作出离开高碑店市场的决定⑨。

该负责人透露⑥,首衡集团曾两次向他表达入股般果的意愿⑤。明确遭拒后⑧,首衡集团开始着手通过旗下的集采集配公司与其竞争⑰,并对般果的经营加以干扰▓。该负责人担心遭到报复或被对方撕毁合约⑩,于是才选择离开⑤。

同时⑧,该负责人提到⑭,首衡集团曾多次违约②,甚至曾派车堵住商户库房的出入口⑪,通过阻碍对方正常经营⑯,迫使对方接受涨租金或削减摊位等条件④。

3⑭、员工⑤、商户变“融资工具”:贷款百万上交公司▓,拒绝将被打压

通过员工和商户进行融资贷款⑤,或许已经成为了首衡集团经营运作的一部分⑳。

王坤此前在首衡集团担任中层岗位⑥,现已离职①。王坤告诉财经无忌⑭,他离职前曾参与公司融资③,离职前背的最后一笔贷款有220万⑮。

首衡集团高层第一次找上王坤是在疫情前⑨。对方邀请他成为公司的合伙人②,每年能获得一笔“分红”⑪,前提是他要注册成为果品批发个体户从银行贷款❷,并将贷来的钱交给公司支配❶。

分红的多寡与贷款金额直接相关⑭,比例是每贷款100万“分红”1万③,以现金形式发放⑱。贷款产生的利息由公司偿还⑳,随时可以解除⑦。

王坤说⑨,自己第一次贷款没成功❶,“口子松了一点之后②,才做了一笔⑤。”所谓“口子松了一点”⑦,指的是国家为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①,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的贷款政策⑮。

但王坤对于贷款流向并不清楚⑧,营业执照⑩、银行卡⑩、账户和法人章也都由公司财务部辖下的融资部统一管理⑥,就连贷款的金额⑨,也只有在每年“过桥”的时候⑧,才能从需要自己签字的文件上知晓❶。

虽然不清楚公司内具体有多少人背了贷款⑫,但王坤提到此前公司曾建立过一个关于“合伙人”的微信群⑨,成员达160多人❷。

离职后❸,公司还清了王坤背负的贷款▓,王坤也注销了名下的营业执照⑥。为以防万一⑩,王坤还去查了征信③,好在“没什么问题”❸。

商户也曾被首衡集团要求贷款④。

与员工不同❸,这些在高碑店市场内谋生的商户⑰,需要为“拒绝”付出代价⑯。“看我生意做得比较好⑬,首衡就要求我贷款100万元给他用❸,我没有同意⑱。后来⑪,市场就找各种理由刁难我▓,让我经营不下去⑰,我只好把14个档口全部退掉⑤,先是在市场外围临时找了个地方经营⑦,到2017年实在坚持不下去了⑳,我就去了临沂嘉兴市场③。”

该经营芒果的商户透露⑱,他2015年从嘉兴水果市场来到高碑店市场经营▓,承租了14个摊位⑫,经营规模扩大后首衡集团便要求该商户贷款支付未来的租金②。

遭拒后⑲,首衡集团便开始干扰其经营④,最终商户无奈离开⑱。

商户背贷的情况至今仍未消失⑨。现在还在高碑店市场经营的某柑橘商户②,曾被首衡集团要求以他名义贷款400万给公司用⑱。拒绝后⑦,该商户的摊位被取缔⑬,从6个减少到了4个⑭。

柑橘商户透露❶,高碑店市场内存在“好多”被首衡集团要求贷款的商户❶,但因为“命门”还在首衡集团手里⑤,不敢对外声张④。“还有好多给贷款的②,你们先别漏风声⑫,要不高碑店会压着贷款的人钱不给⑦,那想走都走不了⑤。”该商户说⑰,首衡集团收走了商户手中的摊位租赁合同备份⑰,他担心是不是“拿合同贷款去了①。”

首衡集团的管理乱象还不止于此❸。

不愿透露姓名人士向财经无忌提供了“保定首衡农产品有限公司”开发“保定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的相关文件⑨。

文件显示⑫,首衡保定市场项目被承包给了河北嘉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⑲,备案合同金额为4.6亿元❸,多次签订补充协议后⑪,最终决算金额为9.1亿元⑩,增加95%⑰。

企查查显示⑤,河北嘉科和保定首衡曾于2024年4月和6月发生股权变更⑳,变更前均系首衡集团孙公司②。而首衡保定市场于2023年10月开业④。此项目存在通过“左手发包右手”将贷款套取为现金的可能❸。

4⑤、农批市场资本化运作⑥,债务雪球有多大⑯?

首衡集团于2021年起发生了一系列股东⑫、主要成员变更⑥,经过参与过高碑店市场建设工作的知情人士李林的介绍⑳,财经无忌得以了解到首衡集团种种经营▓、管理乱象背后的可能原因③。

李林透露⑫,一系列股权变更的原因①,是首衡集团与前大股东北京新发地在经营理念上发生了分歧⑦。“他要贷款⑥,北京新发地不同意④。”李林说⑳,首衡集团存在严重债务问题⑤,2023年北京新发地从首衡集团撤资⑥、撤股时③,“贷款本金已经达到了100多亿”⑱,“2023年做孝感扩大债务后⑥,综合贷款应该是在200多个亿②。”“每年的营收根本覆盖不了他的资金周转④。”

李林进一步介绍②,首衡集团靠“四步贷款”从银行套取现金⑯,分别是:

1⑩、承接各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后❶,以“项目贷”的方式从银行贷款⑥,并通过将项目发包给旗下建筑公司的方式套取现金⑱,如河北嘉科承包首衡保定市场项目⑥;

2⑮、项目建成后⑪,将商铺▓、写字楼等固定资产抵押给银行进行“资产抵押贷”▓。这或许也是首衡集团旗下农产品批发市场⑱,存在大量挂着招牌却无人经营的店铺的原因之一:它要向银行证明这些资产存在价值⑪;

3⑲、要求市场内商户向银行申请“租赁贷”用以支付未来多年的库房⑪、铺面租金⑳;

4⑭、最后一步是商户经营贷⑲,王坤就属于这一类⑫。“四套金融手段下来▓,他投1个亿能拿到将近3个亿❷。”李林说⑰。

若李林言论属实⑭,结合前文提到的种种现象⑤,则首衡集团的经营稳定性可能存在一定风险⑲。

具体来说⑭,若新开发市场无法产生效益⑨,首衡集团便需要通过更大额的银行贷款维持资金链运转⑭。此举也将进一步推高风险⑯。首衡集团一旦暴雷①,不仅关系到数百亿贷款由谁偿还的问题⑦,衍生的蝴蝶效应或将对京津冀地区的农副产品供应造成冲击⑯。

近期⑦,首衡集团正在紧急处理税务相关问题❸。

据已离职两年多的首衡集团前高管透露⑪,首衡集团为了少交税⑦,通常会把高管的工资分成3-4份进行发放⑭,高管本人领取1份⑦,其他几份分别由高管家人⑨、亲属代领⑫。近日⑩,首衡集团联系上了该高管⑥,要求帮他补交2020至2022年三年期间少缴的税款⑭,补缴总额接近8万⑧。

紧急补税的原因可能是⑱,帮助首衡集团处理税务事宜的第三方公司涉案爆雷▓,正在被税务部门稽查⑱。

另一名首衡高管透露▓,其工资基本由三个账户发放⑱,其中“‘顺利办’的最多①,时间也最长⑬。”企查查显示❷,2025年舟山市税务局多次发布顺利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欠税公告⑩。与此同时②,该公司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列入被执行人⑯。

不过税务风波并没有让首衡集团停止滚雪球的脚步⑪。

财经无忌观察到②,4月3日⑬,辽宁凌顶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以1.15亿元的价格竞得沈阳市于洪区304国道南5号地块⑬,用地性质为“批发市场用地”③。企查查显示①,辽宁凌顶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为首衡集团孙公司▓。

另据一位首衡集团内部副总裁级别的高管透露⑯,目前首衡集团正在筹划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②,发行规模约为80-100亿元▓。

扩张仍在继续⑯。

我们通过企查查上的工商信息⑬,试图联系首衡集团求证相关内容⑧,但电话并未被接通⑫。

很赞哦⑮!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