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财经财经

开心电玩城

邓恨山 2025-05-13 财经 4960 人已围观

问各位IT之家家友一个问题:有多少人曾开通或正在使用自动扣费服务⑳?

所谓“自动扣费”⑥,顾名思义▓,是指平台会在特定周期自动从用户的账户中扣除费用⑨,用于支付订阅服务⑦、会员续费⑯、免密支付等⑯。

理论上③,自动扣费能为用户带来便捷⑥,无需每个月手动续费❷,让平台按时扣费即可⑨,并且通常会给予价格优惠⑧,让用户薅到羊毛⑳。

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些自动扣费暗藏玄机❶,让用户中了套路⑨,多花不少冤枉钱⑨。

这不就在过去几天里③,“自动扣费”成为了网络上热议的焦点⑯,不仅登上社交平台的热搜⑧,因其引发的纠纷还被法院判决▓。

具体的情况⑤,小编接下来就和大家细说一番⑱。

一②、“自动扣费”上热搜⑧、5 月 9 日⑧,一则名为“支付宝微信自动扣款服务”的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的热搜⑩。

有网友发帖称开通某个商家或 App 的“先用后付”或“离店再付”之类的自动扣款服务后是给了对方直接扣款的授权▓,这一授权没有期限③,用过一次免密支付后商家随时可以直接从账户扣款❶。不少网友担心自己的资金安全⑩。

对此❸,支付宝客服表示⑰,开通自动代扣的免密支付时需要跟商家签订协议⑭,只有用户授权了⑩,商家才能扣款❶,在签订协议时会显示具体的扣费周期及扣费金额等信息❷,但超出协议内容的费用不会进行扣款⑰。用户的资金是安全的❸,未签订⑮、未授权的内容款项是不会乱扣费的⑫。用户也可以选择不开通①、不签订相关的自动扣费服务❶。

微信支付客服则表示⑧,自动扣费业务授权的期限要以开通时显示的页面为准⑪,在签约页面会显示具体的扣费频次⑭、后续扣款金额等信息⑲,不会存在乱扣费的情况❷。用户也可以通过相关路径核实自己账户开通的自动扣费业务⑪,关闭自己不需要的服务▓。

在该话题的评论区中⑬,诸多网友大吐苦水⑰,争先分享自己遇到的“自动扣费”陷阱:乱扣费④、延迟扣费❸、提前扣费...

并且有网友表示⑪,在自动扣费前⑦,压根没有提醒⑭,钱在无声无息间被扣走①。

既然遇到了违背个人意愿的强行扣费现象⑳,就应当进行维权⑫,但事实上⑭,去维权的人少之又少⑪。

在去年 5 月③,新京报贝壳财经曾联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对“自动续费”展开问卷调查⑤。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⑥,App 自动续费现象普遍⑱,高达 94% 的受访者遭遇过续费“套路”⑯,且超六成受访者表示④,未在自动续费扣款前收到过提醒②。

遇到自动扣费问题后⑪,33.5% 的受访者选择自认倒霉❷,有 65.15% 认为维权不易⑲。

不瞒大家⑫,IT之家小编也有过因开通“自动扣费”而花冤枉钱的经历⑤,但真没想过要维权⑳。

一方面是觉得⑲,维权是个麻烦事⑤;另一方面是认为不占理②,毕竟平台已经在协议中告知了扣费的策略❶,是自己选择了同意❷。

但是从 4 月通报的一起案例来看⑪,用户实则不必自认倒霉 ——

4 月 23 日⑨,“河北广电”官方公众号发文⑲,公布了一起“双治理”投诉机制的典型案例②。

一位河北邯郸某互联网电视用户于今年 1 月反映❶,自己在某电视机上参加了“1 元畅享 7 天会员③,后续每月 35 元自动续订”优惠购买活动⑭,购买了电视影视服务⑯。

不过后续该用户由于疏忽▓,虽然收到了自动续约的短信通知⑮,但未在会员到期前关闭自动续订功能⑨,被扣 35 元续订费⑲。

事情发生到这里⑭,估计很多人会忍下这“35 元之痛”⑮,但该用户选择跟广电投诉③,要求关闭续订服务并申请退费④。

最终经广电总局核实▓,发现扣费期间未产生会员使用记录⑧,平台主动协助用户取消续订⑨,并全额退还当次续订费用⑧。

由此可见①,尽管是因个人的疏忽导致忘记关闭“自动扣费”出现扣费情况⑦,是可以通过维权来追回冤枉钱的⑨。

但前提是当真忘记关闭了⑤,而不是使用后因后悔退钱⑳。

二⑦、“进坑”容易“出坑”难

大家不妨到IT之家 App 搜索下“自动扣费”相关词条③,可以看到大多都是揭示其套路的报道⑰。

早从 2019 年开始⑲,媒体就曝光了自动扣费套路的坑⑱,直到今年 315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 2024 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⑭,自动扣费依然存在⑤,仍遭消费者吐槽▓。

具体来看⑱,自动扣费的套路主要有五个:

套路一:价格诱惑⑭,绑定“自动扣费”⑩。

一些平台为了拉新 VIP⑬,会用首月优惠价乃至免费来吸引用户①,但是想要得到优惠的条件③,就是必须选择自动扣费❸。

套路二:页面不设取消“自动扣费”服务❸。

用户在开通“自动扣费”后❷,一些平台为了不让用户退订⑦,会把取消的按钮藏起来⑱,或者干脆不设立⑩。

套路三:“自动扣费”提前扣费⑥。

一些平台会有提前扣费的情况②,在会员到期前 1 至 3 天就扣费⑫,避免用户卡点退订②。

套路四:诱导再续费⑨。

一些平台在下载资源时⑦,显示另外付费❷,点击后弹出付费窗口⑧,但该窗口显着位置标注的是续⑭,真正的购买渠道藏在页面中小字中⑮。

套路五:仅提供可以“自动扣费”的支付渠道⑰。

部分平台为了强行让用户开通自动扣费服务⑨,干脆不提供正常的支付渠道⑫,只能选择自动扣费⑪。

还记得在去年 7 月⑭,央视新闻发文报道 App 自动扣费存在的问题时⑯,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进坑”容易“出坑”难⑭。

很用户本以为能通过连续包月省点儿钱⑭,不料却掉入了自动扣费的陷阱......

三⑲、关闭自动续费扣款教程

那么问题来了⑮,平台给到的价格那般诱人⑲,如何在享受“自动扣费”优惠价的同时②,又避免掉入其陷阱中⑮?

答案似乎只有一个:不能疏忽⑮。

既然想薅平台的羊毛⑭,那就要避免在尝到甜头后忘记退订⑫,务必要在自动扣款的期限到来前⑩,将服务终止③。

至于各大中流平台如何关闭自动扣费⑫,IT之家小编特意汇总了一番③。

1❷、微信④、依次点击“我 - 服务 - 钱包 - 支付设置”⑰,可以看到“自动续费”的选项⑳。

点击后⑰,即可看到已经开通自动续费的商家列表⑲,如有不需要的⑤,可选择“关闭扣费服务”③。

2⑰、支付宝❸、依次点击“我 - 设置 - 支付设置”后⑤,可以在界面中看到“自动续费 / 免密支付”的入口①。

点击进入后①,可对自动续费⑤、先用后付⑩、免密支付的商家进行管理⑥,把不需要的关闭⑪。

3⑳、淘宝②、在“我的淘宝 - 设置 - 支付设置”中❷,可以关闭小额免密支付的渠道①、先用后付和先采后付⑯。

4②、京东②、在“我的 - 设置 - 支付设置”界面⑮,可以关闭小额免密⑭,并取消先享后付免密 / 扣款⑥。

5⑫、拼多多⑫、点击“个人中心 - 设置”❸,能看到免密支付设置和先用后付设置两个选项⑤,分别点击即可将不需要的服务关闭▓。

6⑪、苹果订阅⑩、在 iPhone 的设置 App 中①,点击顶部 Apple 账户后选择“订阅”⑳。

在订阅界面中▓,可以查看并管理订阅的项目⑥,若有不需要则可取消⑥。

另外①,包括抖音⑫、外卖⑫、打车等 App 都支持自动扣款服务▓,大家均可以在设置中找到管理自动扣款或免密支付的选项⑤。

统统关闭后⑥,就无需再担心被扣费⑪,巴适得很①。

四⑭、别做被薅毛的羊⑬、正如中国消费者协会所说的那样③,自动扣费功能原是一本“好经”⑦,消费者能以更划算的价格获取会员服务⑱,商家也能借此增加用户黏性④、提高平台盈利能力❷。

但是⑪,若商家在推广此类措施的过程中忽视消费者的知情权③、选择权⑫,以不良手段诱导消费者开通⑧,或是阻碍消费者关闭⑧,无疑是“把好经念歪了”⑬。

所以说①,“自动扣费”就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功能⑩,爱在于能以极低的价格获得会员服务⑭,确实能省点钱⑰。

恨在于诸如搭售服务⑩、提醒不显着⑫、扣款前不提示等套路④,又着实会让用户多花冤枉钱⑦。

所以还是那句话❷,该薅的羊毛咱别错过❸,但是别变成被薅毛的羊⑫,薅完后立刻取消订阅❸,不给平台反薅的机会⑰。

很赞哦⑰!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