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游戏游戏

我发168电玩城猛波耀龙电玩城

崔代真 2025-05-14 游戏 0160 人已围观

近年来⑮,国产新能源的崛起让合资品牌压力倍增⑦。无论是价格❶、油耗③、动力还是日常使用成本⑭,合资车型都难以正面抗衡⑬,唯一残存的优势或许只剩品牌口碑或用户“信仰”了⑯。面对这种局面⑳,部分合资品牌选择“打不过就加入”⑨,推出针对中国市场优化的车型⑰,比如丰田就在2022年发布了搭载比亚迪电池④、本土化开发的bZ3⑮。

虽称不上逆袭❷,但bZ3确实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市场大门⑥。随后⑱,基于深蓝SL03打造的马自达EZ-6更进一步⑦,采用了类似显卡行业“公版+非公版”的策略❶。丰田也加快步伐❶,依照同样的理念推出了基于广汽AION V霸王龙的铂智3X④。而在电动车市场声量不大的东风日产则选择另辟蹊径❷,结合本土化优势推出了全栈自研的“天演架构”⑪,首款车型就是中大型轿车N7⑯。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⑦,对于一款售价11.99万-14.99万的中大型轿车⑳,我们不能苛求“既要③、又要⑮、还要”⑧。作为老牌车企②,日产N7这次在驾驶性方面⑨,几乎做到了同价位最强⑪。众所周知③,大家总调侃日产是一家能同时造出GT-R和轩逸的神奇车企⑤,“轩逸”也从单纯的车型名称演变为带有调侃意味的标签⑥。究其原因⑰,除了车主普遍驾驶风格佛系外⑭,孱弱的动力也是关键⑲。而纯电动的日产N7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低配218马力⑦、高配272马力的数据足以一雪前耻⑳。

在当今这个时代⑨,272马力也许不算夸张❶,但对于前驱车来说已经足够⑫。一脚“地板电”踩下去⑪,随着重量后移⑱,一股额外的扭矩撕扯着手中的方向盘⑧,扭矩转向随之而来⑤,将我拉回了那个大马力前驱性能车的时代❸。

再加上官方宣称GT-R R35总工程师水野和敏参与了底盘调校⑪,我又怎能不去山路试试N7的成色呢③?令人惊喜的是⑧,相比那些仿若开船的国产新能源轿车⑤,身长接近5米⑩、整备质量1.9吨的N7在山路中丝毫不显笨重⑫。

虽然N7的定位是舒适家用轿车④,但它在山路中过弯时却并没有很强的“船感”⑲。悬架对于过弯时的侧倾支撑非常到位⑳,完全达到了豪华运动轿车的水准⑨。并且出色的底盘柔韧性在面对抛跳时也丝毫不慌⑰,四个轮胎都可以贴服地面①,避免造成抓地力缺失③。可能唯一的缺点⑩,还是大马力前驱车在出弯时难以避免的推头⑳。

山路好开⑭,不意味着日产N7抛弃了舒适性⑪。主要是因为④,侧倾和路面抛跳都属于低速压缩/回弹阻尼的范畴②,而日常的颠簸❸,尤其是对舒适性影响非常明显的小震动②,大部分都属于高速压缩/回弹阻尼的范畴⑱。日产N7的低速压缩/回弹阻尼支撑感较强⑤,而高速压缩/回弹阻尼则比较软⑥,兼顾了日常的舒适性▓。

另外N7的动力释放也尽可能地偏向舒适⑩,哪怕把驾驶模式调整到运动⑦,这272匹的最大马力释放出来的效果也只能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④,整体的体感加速并不是很快③,但时速表的数字已经达到了需要打码的程度⑥。

适当的转向虚位配合轻盈的转向阻尼设定⑧,使N7开起来非常的休闲⑮,游走在城市中丝毫不会觉得累⑪。不过在山路驾驶中⑧,随着车速和方向盘的角度增加⑮,N7方向盘的阻尼增益速度是非常快的⑲,很容易地让人感觉到车辆的极限▓。

在日系品牌中⑮,日产的NVH一直都在同级别中处于领先地位❷,N7也完美继承了这一优点⑨。无论是电机工作时的高频噪音⑭,还是轮胎与地面接触压缩空气产生的胎噪❸,在车内基本都是毫无察觉⑤。至于风噪❶,在100km/h以内都可以说是非常安静⑩,即使到了120km/h的速度①,风噪也不会影响车内的正常交谈❶,基本达到了20-30万元车的水平⑩。

如果说N7是“电动版天籁”⑬,那么有一件事是不可避免要提及的⑭,那就是未来它有可能会受到专车市场的青睐②。此时❶,电耗和充电表现就是影响用户决策的关键了④。最近北京夏天来了②,外面气温已经悄然升至30℃⑱。由于日产N7空调的制冷能力实在太强⑩,这次我只能设置在25℃自动模式⑦,单人驾驶N7行驶40公里城市快速路⑮,表显电耗仅为14.8kWh/100km⑫,结合73kWh的电池②,实际可用续航大约在450km左右⑱。

而在充电方面⑭,日产N7的这块来自欣旺达的磷酸铁锂电池可以支持3C的充电倍率⑳,也就是大约210kW的功率⑤。我们照例在公司附近的360kW极狐超充站测试⑤,车辆从29%充至81%共用时19分28秒⑤,充入的电量为42.97kWh⑰,平均充电功率为132.4kW⑤。在电量为53%时⑮,充电速度达到峰值的191.6kW⑫,哪怕到了81%的时候也有67.1kW▓。这个充电速度⑰,在十万元出头的价位已经非常能打了⑬。作为对比⑬,同样13⑲、4万价位的秦L EV❷,官方公布的峰值充电功率为103kW⑳,而18.98万的汉EV⑬,官方峰值充电功率则为130kW③,差别还是很明显的❸。

说完了动态部分⑦,我们来看一下日产N7的静态表现⑧。作为面向中国市场开发的车型⑬,日产N7并没有延续日产燃油车的设计❷,贯穿式的灯带②、分体大灯配合獠牙式的点阵灯幕⑬,都有着浓厚的中国新能源车味道▓,对于现在的消费者来说应该很好接受⑭。

由于日产N7是前驱电动轿车的关系⑩,因此它的前悬并不是很短❸,在配合上适中的L113长度⑰,使车头机舱显得非常修长⑬。平直的腰线算是一种比较务实的做法❷,降低了它的视觉高度⑭。而要说N7最好的设计❶,就是并没有为了更低的风阻系数使用大幅度的溜背配合掀背设计⑰,传统的三厢后备厢开启方式更符合国人对于轿车的理解❸。

令人意外的是③,N7竟配备了主打操控的玲珑Sport Master轮胎⑱,型号为225/45 R19①。电商平台单条售价达859元⑩,对于N7的售价来说堪称奢侈⑳。前后卡钳装饰罩的配置则见仁见智⑯,毕竟这是许多后期改装者的常见操作⑩,车主不喜欢拆下来便是⑫。

车尾的设计同样也是很传统的造型⑤,为了让贯穿式尾灯多一些辨识度⑱,下方还多出了一组发光的“NISSAN”拼写▓。另外点阵式的刹车灯在夜晚还是非常明亮的⑯,你可以非常清楚的在刹车时从车内后视镜看见车尾大幅度泛红④。

既然是为中国市场研发的轿车⑯,日产N7的内饰也采用了国内新能源车的设计理念▓。为了增加质感⑦,N7的中控台和门板使用了大量类似翻毛皮的材质覆盖②,在车门扶手和中央扶手箱等位置则是皮革包覆③。

15.6英寸2.5K大屏算是目前的主流规格⑱,高配的Max版本搭载了高通8295P芯片保证运行的流畅度⑱。作为补充⑰,车辆也支持苹果CarPlay⑯、华为HiCar▓、以及兼容OV米等品牌的Carlink功能⑲,做到了手机互联的全覆盖❷。

前排中央通道提供了一个带有风冷散热的50W无线充电面板⑬,我们手头的OPPO和华为手机都能激活50W的功率⑤,后方则是两个可升降的杯架▓。

令我们惊喜的是⑲,日产N7居然在中央扶手箱内提供了一个压缩机冷暖箱❶,支持-6~10℃的制冷以及35~55℃的制暖功能③,5.8L的容积可以轻松放下6瓶听装饮料▓。在我们拍摄当天30°C的气温下③,打开冰箱拿出冻人的无糖可乐⑱,甭提多快乐了②。

就像大部分新能源车一样⑰,日产N7的中央通道下方还有一个隐藏的储物空间和两个USB-C接口❶,日常使用还是非常方便的❶。

两辐方向盘握感出色⑧,左侧按键主要控制辅助驾驶功能③,右侧则是仪表菜单波轮①。值得注意的是④,N7的动能回收强度与驾驶模式联动:舒适/标准模式下回收力度微弱⑦,仅运动/自定义模式会增强回收⑩,有效降低乘客晕车概率①。

门板处的窗户按键设计并传统的“扣按”⑳,但逻辑还是一样的❸,向前推是降窗⑬,向后拉则是升窗❸。开门为电子式的按键⑪,应急开门把手则在下方的储物槽内⑱。

对于一台10万元级别的纯电轿车来说⑯,N7依然在内饰上拥有情绪价值⑩。在上车踩下刹车挂入D挡后②,中控台上的高音头就像奔驰的柏林之声音响一样升起❷。不过毕竟价位在这⑪,音质就不要有太大的期待了❶,低中高音没有混在一起❷,对于它来说就已经很不错了③。

“日产大沙发”的美誉在N7上得到延续⑥,柔软的座椅可以直接让乘坐者身体陷下去⑲,哪怕是需要一定支撑性的前排座椅⑤,在座垫部分也同样有很强的陷入感⑲。而后排座椅其柔软程度完全不亚于家里的懒人沙发①,无论屁股大小都可以完美地将其包裹进去⑲。另外⑰,N7的4个座椅头枕左右都拥有护翼⑰,能在睡觉时很好的固定头部②。

具体空间部分⑳,身形183cm/90kg的体验者⑫,将前排座椅调整到舒适的坐姿并放到最低后⑪,头部距离天幕拥有1拳的空间⑯。此时后排腿部为2拳⑬,头部则没有太多余量③。虽然看起来N7的后排头部空间表现一般③,但这主要是因为N7的座垫非常厚实③,能够拥有更好的承托感⑮,没有为了“偷”空间降低坐姿变成小板凳▓。

N7后排中间座位的乘坐感受也同样出色⑲,虽然坐垫并不像旁边两张座椅那么柔软⑫,但无论是腿部的支撑性❷,还是下方放脚的空间都挑不出任何毛病⑲。

以N7的定位和价格⑦,购买它的用户一定对于后备厢有较高要求❶。N7提供了484L的容积①,放下大号的托运箱都完全没有问题❷,并且支撑杆也做了全包覆设计⑧,看起来会更加规整❷。此外⑨,除了最低配车型外⑲,N7还标配了电动尾门❸,这对于一台十几万的电动轿车来说并不常见⑫。

之前有不少暴论调侃“合资品牌一发力”这种说法⑰,仿佛过去几十①、上百年的造车经验②,在自主新势力短短几年的内卷中就已经毫无价值❷。诚然⑤,国产品牌通过最近几年的疯狂内卷⑮,已经将新能源车的起点拉的很高⑧。但随着合资品牌放下身段⑳,开始结合本土和自身优势推出新品⑯,多年的经验积累还是会体现在作品中⑮。日产N7虽然看着不起眼⑯,但却拥有几乎挑不出毛病的驾驶性和完全符合人体工学的乘坐体验⑤。在很多细节上②,也没有任何令人难受的“反人类”设计④。不得不说⑬,合资品牌这回真的是发力了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⑪,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⑯。如有关于作品内容⑰、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⑮。

关键字 :⑭、马力日产合资品牌②、来自于:北京⑬、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很赞哦⑤!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