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财经财经

电玩城抽奖券内容

汪涵蕾 2025-05-14 财经 3099 人已围观

文| 半导体产业纵横⑲、近日⑧,Omdia带来了2024年全球芯片公司最新排名⑤。此次排名显示①,2024年的市场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⑯。

其中英伟达凭借其在AI芯片领域的卓越表现跃居榜首▓,相比之下⑫,一些传统芯片巨头如英飞凌和ST意法半导体则未能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❸,跌出了前十名的行列⑥。

上图显示⑩,AI和内存相关的公司在排名中普遍上升⑨,三星⑱、SK海力士和美光等内存芯片制造商在2024年均成功跻身全球芯片市场前七大公司之列⑭。

但主要销售模拟和功率芯片的公司⑳,由于更易受到市场整体萎缩的影响⑳,排名出现了下滑⑳。

再看当下⑫,时至今日②,2025年已行至过半⑧,随着2024年全球芯片公司排名榜单的公布⑯,不乏有业内人士猜测2025 年半导体行情究竟是涨是跌⑱?

WSTS预测2025年半导体市场将增长11.2%⑧,使全球市场估值达到6970亿美元❸。这一增长将主要由逻辑和存储部门推动⑭。

近日⑤,随着头部半导体公司 2025 年 Q1 财报出炉⑲,或许能为今年市场走向提供一些线索①。

芯片公司①,业绩最新出炉⑥、此次选取的公司参照去年第二季度WSTS公布的半导体厂商排行TOP15 公司①,分别为英伟达⑭、三星▓、博通⑳、英特尔⑦、SK海力士①、高通⑱、美光②、AMD⑱、英飞凌①、联发科⑯、TI⑱、ST⑥、恩智浦❷、铠侠⑥、亚德诺⑱。

笔者根据上述公司2025年Q1业绩高低⑥,排列出新一季度的最新排名⑧。

值得注意的是⑧,鉴于各半导体厂商的年度计算法则存在差异⑰,且部分营收数据已经过汇率转换⑰,因此基于营收的对比结果所得排名可能存在一定误差①,排名仅供参考❶。此外⑨,由于苹果公司业务部门收入较为多样化⑬,本次排名未录入这家公司⑫。

日前③,英伟达发布了Q1业绩预测⑨,其预期2026财年第一财季的营收将达到430亿美元②,上下浮动2%②,高于市场预期的417.8亿美元⑧;第一财季非GAAP口径下毛利率预计为70.6%至71.0%⑲,上下浮动50个基点⑧,即最低70.1%⑯,最高71.5%③。

三星电子Q1半导体业务部门DS的营收为25.1万亿韩元⑧,同比增长9%⑲,但环比却下滑了17%❸。

博通第一财季营收同比增长25%至149.2亿美元⑩,创历史新高⑱,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同比增长48.9%至78.23亿美元②。半导体部门营收82.1亿美元❷,同比增长11%❸,软件业务营收67亿美元⑩,同比增长47%⑨,其中AI相关芯片收入暴涨77%至41亿美元⑬,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⑬。

英特尔Q1营收为126.67亿美元④,同比下降0.4%⑤,基本持平⑤;净亏损8.21亿美元②,比去年同期的3.81亿美元下降115%②,Non-GAAP调整后同比下降25%⑰。

SK海力士Q1结合并收入为 17.6391 万亿韩元②,同比增长 42%⑩;营业利润为 7.4405 万亿韩元⑩,同比增长 158%❶。

高通Q1营收达109.8亿美元③,同比增长16.9%⑰,净利润28.1亿美元⑫,增长20.6%⑯,超出预期⑬。

美光截至2025年2月27日的2025财年第二财季营收为80.5亿美元⑦,上年同期为58.2亿美元⑤;GAAP净利润为15.8亿美元⑪,上年同期为7.93亿美元⑲。

Q1营业额达74亿美元⑲,毛利率为50%⑧,经营收入8.06亿美元③,净收入7.09亿美元⑮,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44美元⑪。基于非GAAP标准⑩,毛利率为54%⑥,经营收入18亿美元⑫,净收入为16亿美元⑫,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96美元⑲。

英飞凌此前预计Q1营收将达到约36亿欧元❸。

联发科Q1营收为新台币1,533.12亿元❸,环比增长11.1%①,同比增长14.9%⑪;营业毛利为新台币738.09亿元⑫,环比增长⑩,同比增长5.6%❶;毛利率为48.1%③,环比减少0.4个百分点❷,同比减少4.3个百分点③,EPS为新台币18.43元⑭。

TI德州仪器Q1营收达40.7亿美元❷,同比增长11%①,净利润11.8亿美元②。

ST意法半导体⑯、Q1实现净营收25.17 亿美元:同比下降 27.3%③,环比下降 24.2%⑯,远超行业平均 15% 的降幅⑨。营业利润 300 万美元④,较去年同期的 5.51 亿美元暴跌 99.5%⑤,运营利润率从 15.9% 降至 0.1%❶。净利润 5600 万美元⑬,同比下降 89.1%⑤,毛利率收缩 8.3 个百分点至 33.4%⑥,创 2019 年以来新低⑬。

恩智浦该季度营收28.4亿美元⑱,同比下降9%⑩,市场预期28.3亿美元⑪;一季度调整后EPS为2.64美元⑤,市场预期2.6美元⑰。

铠侠Q1营收暂未公布▓,不过铠侠的体量相对较小②,对TOP10 排名不会产生较大影响❶。

亚德诺在截至2025年2月1日的2025财年第一财季营收同比下降4%至24.2亿美元⑩,好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23.6亿美元⑯。

从整体排名来看⑤,Q1全球芯片TOP10公司的排名较去年未发生太大变化④,其中博通是一个亮眼的存在⑮,其乘着AI的东风从去年的第六名跃升至今年Q1的第三名⑰,从预测营收数据来看英伟达的“吸金”能力再度强化④。尽管整体排名未出现明显变化⑰,但深挖各企业财报会发现⑩,即使同处同一细分赛道⑥,对半导体市场冷暖的感知也大相径庭❶。

芯片龙头⑱,命各不同⑬、存储公司⑭,大变化⑩、上表十家公司中⑱,存储芯片公司有三家⑩,分别为三星❶、SK海力士和美光⑮。这三家公司也被称为存储三巨头▓,不过从最近的市场消息来看▓,三家公司的差距正在明显显现⑧。

本季度❷,存储市场迎来一个新的转折点❷,在这一季度SK海力士凭借36%的DRAM市场份额⑧,成功超越了长期占据霸主地位的三星电子❷。这一成就标志着三星电子自1992年以来⑮,长达33年的统治终于画上了句号⑪。

在DRAM的传统市场中⑩,三星电子虽然仍保持着34%的市场份额❸,与SK海力士的差距似乎并不遥远⑯。然而⑲,在高带宽内存这一前沿领域⑭,SK海力士的优势则显得尤为突出⑫。据统计▓,SK海力士在HBM市场的份额高达70%▓,远超三星电子的20%⑲。

值得注意的是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❸,HBM在DRAM市场中的占比正在迅速上升▓。预计从2024年的20%将飙升至2027年的40%⑳。正是凭借在HBM领域的深厚积累②,SK海力士得以在全球DRAM市场中脱颖而出⑫,成功超越三星电子⑳。

再看这两家公司的存储业务具体表现⑪。

Q1⑳,三星电子的存储业务面临挑战⑳,营收为19.1万亿韩元⑦,环比减少17%⑫,同比增长9%⑨。

对于存储业务⑫,三星表示⑥,营收同比实现增长主要得益于服务器DRAM 销售的扩大以及市场价格触底反弹下满足了额外的NAND需求❷。然而⑮,由于平均售价下降⑳、AI 芯片出口管制和对即将推出的增强型 HBM3E 产品需求延迟导致HBM 销售下降⑰,从而影响了整体盈利⑯。

从营收环比增长势头来看⑮,三星的业绩表现并没有其竞争对手SK海力士般强劲⑫。

SK海力士本季度的收入和营业利润是在继前一季度创下历史最高业绩后❸,达到了第二高的业绩水平⑪。

Q1⑬,SK海力士的DRAM和NAND业务均实现增长⑭,HBM等高端产品技术进步显着⑩。其中DRAM营收环比实现高个位数增长❷,平均销售价格持平❶。 NAND业务营收环比实现高两位数增长⑦,ASP环比下降约20%①。

身为第三家存储龙头的美光的市场份额相对前述两家要小一些⑱,其第二财季营收及盈利均好于市场预期⑥,同时③,第三财季营收预测也高于华尔街的预期⑩,其表明市场对其用于人工智能模型的HBM芯片的需求强劲⑦。

汽车芯片⑯,好消息要来❸、在2020年至2023年间③,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几乎翻了一番▓,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⑨。然而⑧,面对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供应链的挑战⑳,该市场在2024年未能延续之前的增长趋势⑤。

从今年Q1来看❷,汽车芯片市场营收不及预期⑧,是芯片龙头的共同表现①,但是市场复苏的号角也已然吹响⑩。

ST的汽车业务在Q1的表现稍显逊色⑧,汽车和工业业务营收低于预期⑤。

不过从当前市场现状来看⑭,汽车行情已处于市场底部⑱。Q1②,ST的订单出货比有所改善❷,汽车和工业业务的订单出货比皆高于均值⑦,有望在未来几个季度迎来复苏⑥。

高通Q1芯片销售增长18%❷,汽车业务飙升59%❸,物联网业务增长27%❶,许可收入增长13%④,在5G⑩、汽车和AI领域的强劲动能⑤。

TI Q1的主要驱动力是模拟芯片业务⑥,营收32.1亿美元③,同比增长13%⑤,营业利润12.06亿美元⑫,同比增长20%⑲。模拟芯片的强劲表现得益于其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和通信设备等高增长领域▓,抵消了个人电子产品市场的季节性疲软⑪。

不止是芯片巨头❸,业内研究机构也认为汽车芯片市场有望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里迎来复苏⑲。

群智咨询半导体事业部资深分析师表示⑧,当前汽车芯片市场正处于去库存阶段⑨,旧批次的库存芯片增多③,交易频率降低导致价格跳水⑦,预计随着OEM厂商逐渐消耗现有库存⑲,到2025年Q1末或Q2初❶,库存水平有望回到健康状态④。如此来看❶,汽车市场在Q3或许便会迎来转折▓。

定制ASIC❶,持续火热⑯、2025年以来⑲,定制ASIC一直是当下热门⑯。

该季度⑪,博通半导体部门营收82.1亿美元⑨,同比增长11%⑫,软件业务营收67亿美元⑦,同比增长47%⑪,其中AI相关芯片收入暴涨77%至41亿美元❸,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⑭。

博通的AI芯片业务是本财季的最大亮点⑥。41亿美元的AI相关收入中⑯,定制化AI芯片和网络连接芯片分别占比60%和40%⑪,远超竞争对手Marvell同期7亿美元的定制AI芯片收入⑥。

博通CEO Hock Tan指出①,AI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超大规模企业对数据中心AI加速芯片的需求⑲。这些客户寻求通过定制化ASIC降低对英伟达通用GPU的依赖⑳,同时提升训练和推理效率①。

不过ASIC芯片的火热似乎并没有太影响到英伟达的营收情况⑫,从预测收入数据来看⑫,英伟达的业绩表现依旧一骑绝尘⑨。

芯片巨头⑦,下半年预测⑦、对于今年的存储市场⑱,存储巨头表示一致看好⑦。

SK海力士预计Q2 DRAM bit出货量将以10-15%增速环比增长⑧,预计Q2 NAND bit出货量将环比增长超过20%⑤。目前美国客户占到总收入的60%⑭,但对美国的直接出口不高⑱。

Kiwoom证券预测⑫,SK海力士Q2的业绩也将超出市场预期❶。预计第五代高带宽内存12层产品销量的扩大和一般内存价格的上涨将带来性能的提升⑬。Kiwoom证券研究员Park Yoo-ak预测⑱,SK海力士Q2的销售额将达到20.8万亿韩元⑬,营业利润将达到9.1万亿韩元⑩。

三星电子预计Q2 AI服务器需求将强劲⑮,将通过以服务器为中心的产品组合⑦,加强在高附加值市场的地位⑩,并加大增强型12层堆叠HBM3E的产能以满足初期需求❸。在NAND方面⑰,致力于加速所有应用向第八代V-NAND的过渡⑳,以增强成本竞争力❸。

对于下半年⑧,三星电子表示❶,随着新款GPU的上市⑦,预计AI相关需求将持续保持高位①;将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⑱,包括增强型12层堆叠HBM3E产品和128GB及以上的高密度DDR5模块⑨。

美光预计2025财年第三财季营收将创新高①,受益于DRAM和NAND需求增长以及市场供需的良好前景⑦。其预计第三财季营收为88亿美元⑲。

其余芯片巨头也纷纷发布了其对于今年Q2的业绩预测:

英特尔预测Q2业绩较为疲软⑭,预计营收将在112亿至124亿美元之间⑰,预计调整后毛利率也将环比下滑至36.5%❶。

博通第二财季营收指引149亿美元❸,同比增长19%❶,其中半导体营收84亿美元▓,软件营收65亿美元❷。AMD预计Q2营收约为74亿美元⑪,浮动区间为正负3亿美元⑪,超过分析师预期的72.5亿美元❷。

联发科Q2的营收预计在以美金对台币汇率1:32.5计算下⑪,将介于台币1472亿元至1594亿元之间❸,较上一季下降4%至成长4%⑦,较去年同期增长16%至25%⑥。营业毛利率预估为47%±1.5%⑲,季度费用率预估为29%±2%②。

TI预计Q2营收为41.7亿至45.3亿美元❷,同比增长4%至11%⑫,每股收益1.21至1.47美元④,反映了对市场需求复苏的乐观预期⑮。

意法半导体预计Q2营收中间值为27.1亿美元❸,同比下降16.2%⑲,环比增长7.7%④;毛利率预计约为33.4%③,上下浮动2个百分点⑫,闲置产能支出拉低毛利率预约4.2个百分点⑳。

恩智浦预计Q2营收28亿-30亿美元⑲,分析师预期38.6亿美元⑱。

亚德诺预计④,第二财季营收为25亿美元⑭,好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24.6亿美元⑯。亚德诺首席财务官Richard Puccio表示:“第一季度的预订量继续逐步改善❷,工业和汽车行业的强劲表现将有助于我们在第二季度实现环比和同比增长⑲。我们对2025财年亚德诺恢复增长充满信心⑱。

WSTS发布的 2024 年第二季度全球 TOP15 半导体厂商排行报告显示②,英伟达登顶全球最大半导体公司⑤,三星以 207 亿美元位居次席❷,博通④、英特尔⑯、SK 海力士❷、高通③、美光⑭、AMD③、英飞凌①、联发科⑲、TI⑮、ST②、恩智浦⑪、铠侠④、亚德诺依次位列其后 ⑭。

很赞哦⑧!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