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NBANBA

可下分街机电玩城手机电玩城

邹曼文 2025-01-31 NBA 8835 人已围观

科技巨头Meta和微软相继公布了各自截至12月31日的最新季度财报⑯。

尽管两份成绩单均超预期⑤,但市场反应却大相径庭:Meta在AI广告业务的带动下收入创历史新高⑮,股价随即上扬④;而微软的AI故事似乎不够动人⑳,云计算业务增长放缓⑮,低于市场预期❶,股价一度重挫5%④。

另一方面⑳,中国AI对手们带来的危机感愈发真实⑨。在两场财报电话会议中⑤,DeepSeek的名字屡次被提及⑨。对于 Meta和微软持续加码的AI投资⑦,市场也开始质疑❸,这样的大手笔究竟能换来什么⑰。

Meta:破记录的辉煌背后❸,是扎克伯格的野心与焦虑

图源:Godofredo A. Vásquez/AP

Meta第四季度实现了历史性突破⑨,数据看起来很漂亮:483.9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大增21%▓,远超市场预期的470.4亿美元⑬;净利润更是大幅攀升49%至208.4亿美元⑪,每股收益8.02美元也将分析师预期的6.77美元远远甩在身后⑲。在"降本增效"战略下⑬,Meta的盈利能力甚至比疫情前更强了❸。

核心数字广告业务依然是公司的"现金牛"⑳,本季度贡献467.8亿美元收入④,占总比97%❸,增长超20%④。这一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AI技术在广告投放效率方面的提升⑨。Meta的社交平台用户规模持续也增长⑲,日活跃用户达到33.5亿⑪,较上一季度的32.9亿有所提升⑯。

CEO马克·扎克伯格在财报会议上极力推销Meta的AI野心⑧。他表示⑫,公司AI聊天助手月活跃用户已在短短一个月内就从6亿蹿升到7亿⑮,并豪言要在2025年冲击10亿用户大关⑬。

Llama 4模型家族也在不断壮大⑩,其中较小版本的Llama 4 Mini已完成预训练④,更强大的版本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中⑰。Llama 4的目标是实现原生多模态能力和 Agent能力⑯,开启众多全新应用场景①,预计Llama 4将成为2025年最先进和应用最广泛的AI模型⑤。

同时⑬, Meta还计划打造一个强大的AI Engineering Agent⑮,使其编程和问题解决能力媲美优秀的中级人类工程师⑳。扎克伯格认为这可能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创新之一"⑦,对首个成功开发它的公司而言⑪,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在谈及智能眼镜的未来时④,小扎更显得尤其兴奋⑤,认为智能眼镜才是AI设备的理想形态⑥,能够更好地结合用户场景提供个性化服务⑩,并强调2025年将成为AI眼镜作为全新产品类别的关键发展之年⑯。

然而②,Meta此刻的风光背后也潜藏着诸多隐忧⑤。公司给出的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指引为395-418亿美元⑮,中位数明显低于分析师预期的417.3亿美元❸。更令投资者“揪心”的是⑲,为保持竞争力⑪,Meta准备在2025年继续开大❷,砸下600-650亿美元的巨额资本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⑮,远超分析师预期⑩。

Meta的元宇宙烧钱也仍在继续⑩。Reality Labs业务虽实现10.8亿美元营收⑩,但亏损高达49.7亿美元❸,同比扩大7%⑨,依然是个无底洞⑦。尽管扎克伯格仍在坚持⑦,但市场对这一押注的耐心似乎正在消耗殆尽⑯。

加重外界对烧钱忧虑的重要因素之一⑲,无疑是DeepSeek的崛起▓。

今天⑭,DeepSeek显然成为Meta和微软们不得不正视的重要议题▓。在电话会议上④,当被问及像DeepSeek这样的大语言模型将如何影响Meta未来几年在AI基础设施和算力方面的投资规划时⑤,扎克伯格直言不讳地表示⑨,DeepSeek的崛起恰恰验证了Meta开源路线的正确性⑲。

"这就是这个领域发展的本质⑲,无论竞争对手来自中国还是其他地方⑭。我认为每个有突破⑧、有新产品发布的公司都会带来一些创新⑱,整个领域都会从中学习和进步❷,这就是科技行业的发展方式⑱。"

他进一步强调⑩,未来必将形成一个全球性的开源标准③,但从国家竞争力的角度来看②,"确保这是一个美国标准至关重要"⑬。而Meta的目标正是确保由美国公司⑯,而非中国竞争对手来主导全球AI的开源标准⑨。这也是为什么Meta在AI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保持如此激进姿态的原因②。

微软:云业务增速放缓⑧,AI变现遇阻

相比之下⑪,微软本季度的财报则略显尴尬❶。虽然696.3亿美元的总营收和3.23美元的每股收益算是稳健⑦,也超出了预期⑤,但12.3%的同比增速却是近年来最慢的一次❸。

更令投资者失望的是③,一直被寄予厚望的核心引擎Azure云业务增速下降⑩。Azure及其他云服务的收入仅增长31%▓,不仅低于上一季度的33%③,还没达到市场预期⑨。而智能云业务的255亿美元营收⑭,也略低于市场预期的258亿美元⑪。

纳德拉试图用AI的亮眼数据来提振信心④,宣布公司AI相关年化收入已达130亿美元⑬,同比增长175%⑬。并表示微软正在构建一个更灵活的AI基础架构⑯,包括优化成本②、提升计算效率⑧,并将AI推向更广泛的应用场景⑳。与此同时⑫,微软仍然与OpenAI保持深度合作①,尽管OpenAI最近宣布与Oracle合作新的数据中心⑬,但微软依然掌控其大部分商业托管权④。

Sam Altman发推称①,OpenAI与微软下一阶段合作将比所有人预期地都好②。

在财报会议上⑮,纳德拉也积极回应了DeepSeek带来的挑战⑰。

他指出⑫,AI领域的发展模式与常规计算周期类似⑪,始终在追求效率提升和规模扩张的平衡⑯。"我们观察到⑭,仅仅因为软件优化⑳,每个周期就能带来10倍的性能提升❸。DeepSeek确实带来了一些真正的创新⑳,这些创新最终会被广泛应用③,最大的受益者是客户⑲。"

然后进一步解释道⑫,就像从客户端服务器到云计算的转变一样❷,当AI算力成本下降时⑤,意味着更多人可以使用这项技术⑧,开发更多应用⑤。"对于像我们这样的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和PC平台提供商来说⑬,这都是好消息⑬。"

然而投资者似乎并不买账⑫。

微软本季度高达226亿美元的巨额支出和AI相关费用引发了市场对投资回报的疑虑①。尤其是在中国竞争对手用更低成本生产出足以媲美的AI技术背景下②,这种担忧就更加明显⑤。

正如投资管理公司Zacks的投资组合经理Brian Mulberry所说:"如果需要3到5年才能看到回报④,这也能接受⑲。但我们确实希望看到一个清晰的路线图⑬,了解所有投入资本的变现模式会是什么样子⑭。"

成本之争愈演愈烈⑩,烧钱还能烧出未来吗④?

DeepSeek的快速崛起让市场对AI发展的成本效率问题愈发敏感⑰。这种竞争压力①,也正迫使美国科技巨头们重新审视各自的AI战略⑭。

有意思的是⑤,在应对DeepSeek时⑱,Meta和微软选择了不同的路径:

Meta仍然坚定推进开源战略⑪,试图通过Llama模型对抗OpenAI⑫,同时确保美国继续引领全球AI开源标准❷。相较之下⑲,微软的策略则更加务实⑤。它一边质疑DeepSeek获取了OpenAI的数据⑰,一边又迅速将DeepSeek的R1模型纳入Azure AI产品线⑬,整合到GitHub⑩,甚至计划支持其在Copilot+ PC上的运行⑱。简直是典型的“嘴上说不要②,身体却很诚实”⑩。

微软财报当日发表的技术博客

可见AI军备竞赛的焦点②,已经从技术突破⑥,转向谁能以更高效的方式推动AI发展②。

然而市场的耐心并非无限❸,随着资本支出不断攀升⑩,投资者的信心正在减弱⑧。2025年⑮,这场AI豪赌的最终赢家⑨,可能不取决于谁的模型更强❶,而是谁能率先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⑤。

*封面图源:ADWEEK/Meta

点个“爱心”❸,再走吧

很赞哦⑳!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