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财经财经

奔驰宝马游戏电玩城免费版

李小凡 2025-05-14 财经 6392 人已围观

“希望美方以这次会谈为基础⑦,与中方继续相向而行⑭,彻底纠正单边加税的错误做法……” 瑞士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9:00②,《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一出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发表谈话指出:“美高额关税严重损害双边正常经贸往来⑫,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⑯。本次会谈达成了联合声明……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③,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⑩;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⑰,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⑭。这一举措符合两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期待⑲,也符合两国利益和世界共同利益⑧。”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 美方能“彻底纠正单边加税的错误做法”吗②?很难⑥。对国际贸易的警惕②,对经济全球化的敌意⑤,可以说是特朗普执政的突出特征④。2017年开始的第一任期里这只是小试牛刀⑮,2025年重返白宫后明显变本加厉⑯。无疑❸,美国与世界经济的关系❷,正经历深刻的变化⑯。持续成为舆论焦点的“特朗普关税”⑤,迫使人们思考:变化是如何发生的⑧?美国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贸易体系⑤? 5月8日②,美国率先与英国就关税贸易协议条款达成一致⑱,4天后又宣布与中国互相取消91%的加征关税⑳,但与其他各国的博弈还在继续⑳,目前还看不清最终的定局⑲。然而▓,如果把时间维度拉长③,还是能看出一些局势演变方向的蛛丝马迹⑳。 这里面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在过去20多年里④,美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距离在悄然变远⑯。换句话说⑫,美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结程度在变弱⑯。但另一方面⑬,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掌控欲却在增强❶。这种奇怪的逻辑⑬,在特朗普2.0时代达到极致⑩。如今特朗普政府极端的政策措施❸,正在冲撞现存的世界贸易秩序④,以美国优先的名义▓。 01 美国在“退场” “特朗普关税”让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狠狠刷了一把存在感⑭。但很少人关注到⑬,美国经济与世界的联结度在逐步减弱⑪。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2021年于《外交事务》杂志刊文指出:“与普遍认知相反❷,过去20年来美国总体上呈现的是从国际经济舞台退场的态势④。” 根据世贸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数据⑪,全球贸易额占全球GDP的比例⑨,从1990年的38.6%增加到2008年的60.7%⑪,这也是经济学家们所称的超级全球化时期⑭。之后⑯,这一比例下降⑱,但大多数年份保持在55%以上⑪。而美国这一比例的峰值是2008年⑦,此后的10年里▓,有9年都在30%以下⑭。

2022年-2025年⑭,世界各国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 对于美国这一比例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打对折”的现象②,亚当·波森在文中做出了解释:“作为一个庞大⑬、发达⑤、多元⑳,且与世界其他地区因大洋而相隔的国家②,美国的贸易依存度低于全球平均值也属正常❶。”但他同时指出②,美国的开放速度不与世界大体上保持同步⑲,这里面并没什么根本上的必然性⑨。 贸易协定的数量⑬,是检验国家与外部经济联结度的又一重要指标⑥。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⑬,2000—2023年❷,美国签署的贸易协定数④,明显落后于欧盟⑦、中国和日本④。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⑤,美国的“退场”趋势更加明显⑥。2008—2023年▓,世界范围内新签署的贸易协定总数是186个❷,其中亚太地区占比45%⑭,欧洲是30%⑱,美洲是15%▓。这段时间⑫,美国几乎处于停滞状态⑫,如果不算2020年重谈的美墨加协定⑧,美国最近一次签署自贸协定还是在2012年⑤。 对于大型经济体来说❷,吸纳的绿地投资的数量⑯,是检验其经济开放性的重要指标④。根据美国经济调查局公开可查的数据⑧,2014—2023年这10年间▓,美国吸纳的绿地投资除了2014年和2015年⑬,绝大多数年份都没有突破100亿美元⑫,2019年甚至降到40亿美元⑳。其中⑲,2017—2020年特朗普第一任期里⑧,年均只有60亿美元①。 拜登政府上台后③,头三年年均回升到80亿美元②。同一时期⑫,经济体量只有美国约七成的欧盟⑲,年均吸纳的绿地投资却是美国的三倍多❶。亚当·波森把美国的这种现象解释为“从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抽身”⑮,认为原因在于“接连出台的经济民族主义政策⑭,大幅提高了技术转让与外资持股面临任意限制的风险”⑪。

美国及欧洲发达经济体接受的绿地投资趋势 《金融时报》旗下“外来直接投资情报”去年11月的文章提到⑫,2023年全球绿地投资总额是1.38万亿美元▓,而总部位于美国的企业的对外投资额全球占比❸,从历史峰值的30%降到14%的历史新低⑰。这意味着⑦,美国企业的海外足迹出现了变少的趋势③。文章在分析原因时认为⑥,美国一方面持续加码对外投资限制⑯,另一方面不断强化本土投资激励措施⑨。 02 政策回应失当 无论怎么解释为何特朗普两度入主白宫▓,都不能回避一个具有强大解释力的原因:他通过讲述因经济不平等而对现状不满的故事⑫,对选情产生了不容低估的影响②。经济不平等②、贫富分化助推民粹主义崛起③,这已成为理解美国政治变化的常识⑧。 根据美联储的数据⑧,美国收入最高的1%群体在总收入中的占比⑳,自1995年突破15%后一直保持增长⑦,并在2010年以后稳定在18%以上⑳。也就是说⑬,美国富有群体的财富长期保持增长势头⑦。另一组数据显示⑳,从2009年到2023年❶,经济发展收益向少数人集中的趋势非常明显⑲。一种解释是在收益分配中▓,资本对劳工形成碾压态势⑦。根据美联储的数据⑯,美国87%的股票和基金为最富有的10%群体持有⑱,底层50%群体持有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④。

美国不同收入群体的家庭财富分布情况④,收入最高的1%群体一直保持增长 贫富差距扩大本质上说是个内部治理问题⑤,但华盛顿的政治精英们⑮,却把由此积聚的社会不满归咎于外部世界对美国的“不公”⑳。亚当·波森把这个逻辑总结为一个“三段论”⑪,即助推特朗普当选的民粹主义怒火⑬,主要源于经济地位的滑落⑪;而经济地位的滑落❸,又主要是因为自由放任的全球竞争政策❸;如果要赢得民粹选民的支持⑮,最佳策略就是坚决抵制不受约束的全球竞争⑭。特朗普的关税战⑩,就是这个逻辑的极致演绎⑥。 但需要指出的是④,这样的政策回应并非特朗普的专利⑪,他只是在操作上更为极端❸。换句话说⑲,对于美国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⑭,美国民主⑧、共和两党有着所谓的“共同认知”⑰。美国经济学者小罗杰·弗格森和马克西米利安·希波尔德在《外交事务》的文章中分析称❸,过去十年间美国政策制定者逐渐形成共识❸,转向强调产业政策与供应链安全的经济议程①,这一转向很大程度上是对经济相互依存弊端的反应⑮。“其结果是⑲,两党纷纷转向产业政策与贸易限制⑧,以期创造更多本土制造业岗位⑨,降低美国对他国的依赖⑰。” 相比拜登政府推出“近岸”“友岸”政策①,引导制造业流向美国能掌控的贸易对象③,特朗普更进一步▓,想实现“在岸”④,把美国所中意的制造业“搬到”美国①。如果说拜登政府的“近岸”“友岸”属于有限掌控⑳,那么特朗普政府的“在岸”可以说是终极掌控⑦。这种政策思路不仅极端⑩,而且根本不接地气⑨。

美国推出各项政策促进制造业回流 在某些学者看来⑮,美国把国内经济问题归咎于外部因素⑥,客观上掩盖了在回应经济全球化上的政策失当❸。亚当·波森认为③,正由于美国对国际竞争参与度的减弱⑲,国内矛盾才日趋极化❶。“相比其他那些普遍扩大了全球经济参与度的高收入民主国家⑫,美国承受着更严重的经济不平等和政治极端主义⑪。”他认为⑩,美国这些年在趋向保守主义▓,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正是发生在美国逆全球化潮流而行之际⑨,充分说明保护主义并非解决问题之道”②。 亚当·波森指出了这样一个现象④,即“过去20多年来⑫,美国一直在退出全球经济体系⑲,在此期间大部分时间里④,美国经济活力持续衰退❶,国内不平等现象加剧程度远超那些坚持开放的经济体”③。他认为⑲,美国现在需要的不是什么领导世界❶,而是一剂“追随者精神”的猛药④,“要看到全球范围内的同行与竞争对手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得更为出色”③。 印度经济学者拉古拉姆·拉詹也指出⑥,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⑲,部分国家已学会了如何与国际市场力量共处③,比如北欧国家通过企业⑫、工会与政府的三方协作⑱,确保劳动者在全球竞争或自动化浪潮淘汰旧岗位时❷,能获得新就业所需的技能⑨,而美国在这方面的帮扶措施却相形见绌⑤。这又回到了内部治理问题④。对美国来说⑰,问题或许没那么深奥:应对经济全球化冲击⑰,为什么别国能行④,美国就只是满脸怒气⑬? 03 掌控⑨,力不从心 “夺回控制权”④,是英国脱欧公投前的一句响亮口号❸。英国脱欧的原因很多⑧,其中之一是认为欧盟的规章制度束缚了手脚⑪,让自己丧失了掌控感⑰。对英国来说⑭,欧盟就是一个区域性的全球化体系⑦,英国想通过退出体系来重获掌控感⑯。这番操作的效果如何⑨?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⑳,英国GDP的世界占比④,从脱欧前2015年的3.88%一路下滑至2023年的3.18%▓。无论怎么分析大不列颠“缩小”的原因⑥,其与身边庞大的单一市场欧盟拉开距离①,肯定是绕不开的角度⑯。 与英国“同出一脉”的美国⑦,也在演绎类似的剧情——想通过拉开距离来重获掌控感⑦。美国没有举行声势浩大的公投①,但四年一度的大选起到了类似的效果⑲。特朗普在竞选中把贸易和关税作为重要议题并能重返白宫⑰,已经很能说明问题②。与英国相比⑥,美国的剧情脉络只是更不易察觉⑤,或许连自己都没意识到❷。而且⑮,美国依然庞大的经济体量与独特的影响力⑫,意味着它的这种“退场+掌控”波及的将是整个世界贸易体系④。 美国的“退场”⑫,早在特朗普第一次入主白宫时就已出现⑩,“掌控”甚至来得更早⑮。奥巴马政府时期高调推进但后来胎死腹中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目的就是要获得掌控④,用奥巴马的话说是“由美国来主导21世纪的路线和规则”⑭。而拜登2020年在《外交事务》上发表《为何美国必须再次领导世界》的文章①,勾勒出“领导世界”的蓝图⑤。如今已悄无声息的“印太经济框架”⑭,可以说是拜登政府“掌控”的实践⑭。

2023年11月⑭,拜登在印太经济框架峰会上发表讲话 与前任们相比⑱,特朗普的关税战演绎的是“退场+掌控”的升级版❶。关税是一种贸易壁垒⑦,如果特朗普政府谈成的贸易协议大面积维持高关税⑤,就是在拉开美国与世界的距离⑩。与此同时⑪,特朗普的掌控欲明显更强⑭,希望每个谈成的贸易协议里⑥,美国都占据主导位势⑦。 “加强版”的效果⑳,有可能适得其反①。首先⑲,如今的美国❷,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其他国家会主动臣服在美国的高压之下❷。小罗杰·弗格森和马克西米利安·希波尔德认为:“美国主导的后冷战单极世界正转向多极化▓,没有国家再自然而然地进入华盛顿的势力范围⑪。” 其次❸,美国的“退场”导致其大棒在变细⑮。多年的“退场”意味着⑱,美国对贸易的依存度在降低⑯,换句话说⑬,美国在关税战中的脆弱性相对低一些❸。但这背后⑩,是美国全球经济影响力的整体衰退⑳,较之过去几十年⑪,如今世界其他地区已形成更庞大的贸易圈⑱,为有意摆脱华盛顿强权操纵的国家提供了替代选择⑮。这意味着❶,华盛顿在贸易问题上迫使别国把美国作为“必选项”的能力在降低⑥。 最后⑨,或许也是最关键的一点⑱,那就是没有美国的参与⑮,世界贸易将继续前行①。牛津大学经济学者恩盖尔·伍兹今年5月在《没有美国的世界秩序》一文中指出:“如果华盛顿执意采取如此极端的举措⑤,也未必会导致经济秩序崩塌⑳。相反⑱,这些行动反而可能促使其他国家重新审视国际制度框架③,无论是通过改造现有国际组织⑭,还是另辟替代性合作机制⑳。” 她在文章中以19世纪的“欧洲协调”为例⑥,论证在没有霸权国的情况下⑲,“当国家间存在共同利益或需要共同防范风险时❸,完全能够自主建立有效合作机制”⑦。其实▓,没有必要把历史追溯到那么远❷。对美国来说已经不存在的TPP④,在亚太地区继续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形式存在❷,已经很有说服力⑬。现在更值得探讨的是⑬,历史上的“欧洲协调”①,有没有可能在更多领域⑫、更大范围出现⑪?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④,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⑪。如有关于作品内容⑬、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⑫。

关键字 :①、绿地美国关税特朗普亚当·波森

来自于:广东⑪、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很赞哦⑭!

随机图文